三家分晋历史概述

>   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的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又被合称为“三晋”。
  三家分晋也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
  战事纷扰: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逐渐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也是奴隶主贵族,后来他们采用了封建的剥削方式,转变为地主阶级。有的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还用减轻赋税的办法来笼络人心。这样,这些人的势力逐渐变得越来越大。
  一向被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也日渐衰落了,实权由6家大夫把持。这些大夫各有各的地盘和武装,因此也经常互相攻打。后来有两家被打散了,还剩下智家、赵家、韩家、魏家。在这四家当中,又以智家的势力最大。
  四家的战争:在四家当中,智家的大夫智伯瑶想侵占其他三家的土地,而这三家大夫也都知道智伯瑶存心不良。可是这三家的心不齐,韩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万家户口割让给智家;魏桓子不愿得罪智伯瑶,也把土地、户口让了。智伯瑶又向赵襄子要土地,结果赵襄子却不答应。智伯瑶火冒三丈,马上命令韩、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赵襄子自知寡不敌众,带着赵家兵马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市)。
  不久,智伯瑶率领的三家人马便把晋阳城团团围住。赵襄子吩咐将士们坚决守城,不许交战。每逢三家兵士前来攻城的时候,城头上的箭就好像飞蝗似的纷纷落下来,使三家的人马都没法前进一步。
  晋阳城凭着弓箭死守了两年多,三家兵马始终没有能把它攻下来。一天,智伯瑶到城外察看地形,忽然发现晋阳城东北的那条晋水,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晋水绕过晋阳城往下游流去,要是把晋水引到西南边来,晋阳城不就被淹了吗?于是,他立刻吩咐兵士在晋水旁边另外挖一条河,一直通到晋阳;又在上游筑起坝,拦住上游的水。这时正赶上雨季,水坝上的水满了,智伯瑶便命令兵士在水坝上挖出一个豁口。这样,大水就直冲晋阳,灌到城里去了。城里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去避难,灶头也被淹没在水里,人们不得不把锅挂起来做饭。可是,晋阳城的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瑶,宁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智伯瑶约韩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势,他指着晋阳城得意地对他们两人说:“你们看,晋阳不是就快完了吗?早先我还以为晋水像城墙一样能拦住敌人呢,现在才知道大水也能灭掉一个国家呀!”
  韩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顺从地答应,心里却在暗暗吃惊。原来,魏家的封邑安邑(今山县西北)、韩家的封邑平阳(今山西临汾县西南)旁边都各有一条河道。智伯瑶的话正好提醒了他们:晋水既然能淹晋阳,说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到晋阳同样的命运呢!
  晋阳被大水淹了之后,城里的情况越来越困难了,赵襄子非常着急。当天晚上,赵襄子派张孟谈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韩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约他们反过来一起攻打智伯瑶。韩、魏两家本来就在犹豫之中,经张孟谈一说,自然都同意了。
  第二天夜里,过了三更,智伯瑶正在自己的营里睡觉,猛然间听见一片喊杀的声音。他连忙从卧榻上爬起来,发现兵营里全都是水,而且水势越来越大,把兵营全部淹了。智伯瑶正在惊慌不定,一霎时,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原来,赵、韩、魏三家的士兵驾着小船、木筏一齐冲杀过来。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里的不计其数。智伯瑶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马逮住杀了。
  战国七雄出现: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瑶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从那以后,韩、赵、魏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其为“战国七雄”。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chunqiuzhanguogushi/4493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