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郅都被杀:一生公忠清廉,只因得罪窦太后

在封建社会里,皇族的权利之争极为严重,为此,忠臣们屡屡成为替罪羊。即使一生忠心于国家,但最终也可能会因得罪皇族而惨遭不幸。
  郅都是河东大阳人,文帝时以郎官入仕,长期在宫廷护卫皇帝,景帝时郅都迁为中郎将,以直言敢谏闻名。
  郅都执法严明,不畏权贵,很多皇亲国戚都被他整得服服帖帖,是有名的酷吏。景帝需要一个绝对忠心又不畏权贵的人,于是就让郅都出任中尉一职。
   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他在临江府修建宫室时竟然侵占宗庙土地,因此被传往中尉府审讯。刘荣请求郅都给他笔墨,想写信直接向景帝谢罪,遭到郅都拒绝。窦 太后的侄子窦婴听说以后,派人悄悄给了刘荣一支笔,于是刘荣写信谢罪之后引罪自杀。窦婴把事情告诉了窦太后窦太后认为是郅都逼死了临江王,将其免官放回 乡里。
  景帝知道郅都很冤枉,重新将其起用为雁门太守,抵御匈奴的入侵。匈奴早就听说过郅都的威名,得知他就任雁门太守,惊恐万分。郅都在雁门任命太守的几年,匈奴硬是没有办法在雁门一带入侵汉境。
   有一次匈奴来犯,郅都乘胜追击,拔掉了匈奴的几个哨所。郅都事刑吏出身,没有出兵的权力,除非先知会朝廷,所以他这一次触犯了军法。于是匈奴派间谍到西 汉内地四处散布不利于郅都的谣言。太后早就对郅都不满,听说此事后很生气,下令把郅都逮捕入狱。景帝也不好处理,只好下旨将他押回朝廷问罪,最后,在窦太 后的坚持之下,郅都被处斩。
  郅都触犯了窦太后,窦太后一定要为临江王刘荣报仇。可见,宫廷里的权贵家族之争有多么严重。刘彻 (前156—前87),西汉第五代皇帝。次子,母为王夫人。7岁立为太子,16岁即位为天子,在位54年。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多有建 树的帝王,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性格的帝王。
  汉武帝即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改汉初盛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 的作风,大兴儒术,实行学范。对内加强皇权,巩固统一;对外开疆拓土,宣扬国威。这样的文治武功,使他成为完成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帝国的重要人物,开 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时代。雄才大略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hanchaogushi/13715.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