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马媛的一生

第一节 出身将门少有大志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读到这些豪言壮语,你能想得到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么?在中国历史上,提起东汉名将马援,想必许多人都有所了解。他“拔自西州”,“腾声三辅,遨游二帝”;归附光武帝后,“得事朝廷22年,北出塞漠,南渡江海”,曾“南静骆越,西屠烧种”,为东汉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另外,他有远见卓识,择明主而事之;他洞察世事,明于知人,许多预言恰中要害,“戒窦固、梁松、王磐、吕种等,皆如所言也”(《汉书·马援传》。本文不另注明者,皆引自此传)他博学多能,教子有方,其小女即著名的明德马皇后,“德冠后宫”,谦恭节俭,自抑外家,垂名青史;马授还曾著《诫兄于严·敦文》,谈处世之道,为后人所推崇。马援,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贤哲。
  马援,字文渊,生于新朝天凤元年(前14年),卒于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马援出身于将门之家,其祖先可仁溯到战国末年赵国名将赵奢。《史记·赵世家》载:“赵惠文王以奢有功,赐爵号为马服君。”所谓马服者,言能服驭马也。因而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为姓。在西时,马家“以吏二千石”从邯郸迁到扶风郡茂陵县成欢里。马援的曾祖父马通,因功被封为重合侯,后因为其兄马何罗谋反受到株连,结果官免身死,家族一度中落。马援的祖父马宾,“宣帝时以郎持节,号使君”。父亲马仲官至玄武司马,也未能继续担任显贵的官职。马援有三个哥哥:马况、马余、马员,都很有才能。在王莽当政时,马况为河南太守,马余为中垒校尉,马员为增山连率,官职均秩比二千五。
  马援虽然出身于官僚世家,但他早年的经历却相当坎坷。父亲早死,“年十二而孤”,由兄长扶养,但是他“少有大志,诸兄奇之”。马援曾经拜颖川名士满昌为师,学习《齐诗》,然而“意不能守章句”。他并不像一般的青少年一样,按正统的路子读经入仕,按部就班走仕宦之途,而是在早年便表现出了相当大的独立精神。《东观汉纪》载:“援以况出为河南太守,次两兄为吏京师,见家用不足,乃辞况欲就边郡畜牧。”马援少年时代就不愿依赖兄长,而是寻求自食其力的生活,这在当时是平常人难以做到的。其长兄马况对此感叹不已,对他说:“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然而不幸的是随后恰逢马况去世,马援未能成行。他恪奉封建孝涕之道,为哥哥守丧整整一年。其间他“不离墓所,敬事寡嫂,不冠不入庐”。俨然一个谦谦君子形象,为众人所称赞。
  兄长去世,为养家他开始为吏,做了郡督邮。其时王莽当政,政局混乱,吏治腐败,但马援并未随波逐流。有一次,他押送一名囚犯去和命府(王莽时设置司命官,纠察审讯自上公以下所有犯罪事件)。这个囚犯犯下了极重的罪,马援十分可怜他,“哀而纵之”,而他自己也不得不亡命北地。马援释放罪犯的行为本身似乎有些欠妥,但就当时历史环境看,可以证明马援宅。乙仁厚,仗义勇为,非常人所比。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hanchaogushi/4130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