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刘裕登位

皇位自古以来就不易得,生于皇室之中必得经历一番明争暗斗,生于普通人家,登上皇位更是困难重重。刘裕就是生活在乱世之中的一个普通人,然而这个普通人却通过自己的努力登上了皇位。他所建立的刘宋政权。虽不像西汉那样强盛绵长,可也在纷争之世铸就了一段辉煌。
  ■穷苦出身,军营发迹
   刘裕是丹徒县京口(今江苏镇江)人,与汉高祖刘邦有远亲,是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后代,先祖世代为官,不过后来渐渐失了势。刘裕的父亲刘翘青年时是郡中的功 曹,专职抄写文书,职位很低,俸禄不高,因此家境艰难。刘裕的母亲在他出生后就死了,刘翘没钱抚养他,就想抛弃他。幸好刘裕的姨母即同郡刘怀敬的母亲听说 了此事,忙赶过来阻拦,并把刘裕接到家中,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他,因此刘裕的小名就叫“寄奴”。
  不久,刘翘又迎娶了一位大家闺秀萧文寿,她的祖父萧亮曾任御史,父亲萧卓曾任洮阳县令。
  然而作为世家小姐,萧文寿没有一丝骄矜之气。她成亲后,很快说服丈夫将刘裕接回家中,并真心实意地关爱这个身世凄凉的孩子。
  长大后的刘裕气度不凡,而且他勤奉继母,因孝顺闻名于世。由于家中贫穷,他没受过什么教育,也没什么靠山,因此就在集市上卖草席养家。他也曾耕田务农,伐薪砍柴,还因欠赌债被人追打,可以说吃尽了苦头,历尽了人世沧桑。
  刘裕不是一个向困难妥协的懦弱之人,他有勇气,而且很聪明。后来,他投身军营,军旅生涯让他有了刚强的意志。他多次立下大功,逐渐从不知名的小卒升到大将军之职。由于出身寒微,他很理解百姓的苦难,因此他治下的军队纪律严明,以身作则,深得民心。
  ■复晋有功,大权在握
   刘裕是以镇压孙恩起义起家的。在镇压孙恩起义中,他得到统治阶级的赏识,从一个普通军官起步,逐步掌握了东晋兵权。在他之前,不少出身高门大族的野心 家,均觊觎过司马氏的皇位,远一点的像王敦,近一点的像桓温,都失败了。403年,桓温的儿子桓玄取代司马氏做了皇帝,只不过一百天,就被刘裕打败了。
   东晋偏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北伐。他们不是得不到士族的支持,便是坐失良机,都没有成功。这时,北方的南燕和东晋接壤,经常侵扰东晋的边境。 南燕政权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政权,占有现在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部分地方。羌族在关中建立的后秦政权,统治着现在陕西、山西西南部和河南黄河以南的地方, 也和东晋为敌。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北伐南燕,长驱过了大岘(现在山东沂县北),攻下南燕都城广固(现在山东青州西北),俘获南燕主慕容超, 取得了青州。义熙十二年(416年),他分兵五路,水陆并进,举行一次北伐。不到一年,汉魏(曹魏)以来的名都——洛阳和长安,都被他打下了。长安自 316年被匈奴人刘曜攻陷,盼望着汉族的旌旗,已经101年了。后秦主姚泓被俘后送到了建康(现在江苏南京市,东晋的都城,后来南朝也在这里建都)。北伐 的成就,提高了刘裕的威望。
  在消灭南方割据势力方面,刘裕也做得很出色。从义熙七年(411年)起,五年当中,他先后打败了卢循、刘 毅、谯纵和司马休之,南方出现了100多年来没有过的统一。当鲜卑拓跋部征服了黄河流域,继续向南发展的时候,统一而较强盛的宋朝把它阻止在长江以北,使 比较发达的江南经济和文化免受破坏,得以继续发展。
  ■灭晋建宋,成就帝业
  刘裕此时大权在握,风光无限,他再也不 安于做晋朝的臣子,而想取代无能怯弱的晋安帝司马德宗。然而安帝虽无功但也无过,刘裕找不出理由起兵。不久,不愿再等的刘裕竟然把心一横,让人潜入宫里勒 死了安帝,之后他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帝,是为晋恭帝。这样做,不过是想在夺位良机出现之前遮人耳目罢了。
  一年后,刘裕指使中书令傅亮去劝说恭帝逊位。恭帝对刘裕的心思早已心知肚明,他也不想再当傀儡了,于是下诏退位,让刘裕继任。
  420年,刘裕率群臣祭告天地,登上太极殿,建立刘宋政权,史称宋武帝,改元永初。至此,统治江东100多年的东晋王朝灭亡了。此后16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历史上总称为南朝。
  刘裕身为南朝第一个朝代刘宋的开国之君,仍不改勤俭之风。他着力消除魏晋时遗留下来的奢靡之风,不准装饰皇室驾乘,外出时不要仪仗队,后宫不奏乐取乐,内府也不存任何财宝。他得知琥珀能够治疗伤痛,就让人把臣下送的琥珀枕打碎发给将士。
   退朝后,他就脱掉皇袍,穿上粗衣,脚穿连齿木屐。女儿嫁人时,他也从俭办理,没有赐什么绫罗绸缎、金银财宝。他还在宫中挂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农具、穿过 的破棉衣等物,以此教育后人不要浪费。刘裕自己节约,也在朝廷上下力倡节俭。此后,刘裕采取一系列政策来整治国家,使宋国初年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局面。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jinchaogushi/1389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