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贻害无穷的低智商

对于贾南风的所作所为,司马衷无动于衷,这都是他的低智商害的。
  前文提到,在司马衷即位前就多次有人向晋武帝提出司马衷的能力问题,怀疑他不能治理政事。果不其然,司马衷即位后一直大权旁落,成为受人摆布的傀儡。最先摆布他的就是贾南风
  《晋书》载:
  及居大位,政出群下,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势位之家,以贵陵物,忠贤路绝,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焉。高平王沈作《释时论》,南阳鲁褒作《钱神论》,庐江杜嵩作《任子春秋》,皆疾时之作也。
  也就是说,司马衷当政时期,纲纪大坏,贿赂公行,社会动荡不安。朝廷内部的官员相互推举,就像是拿官职做买卖一样,为人不齿。一时天下沸腾,很多人写文章讥讽时事。司马衷对这一切都一无所知。
   贾南风为了将朝廷完全置于自己控制之下,大肆委用亲信、党羽出任要职。贾南风的族兄贾模和从舅郭彰,分掌朝政,后母广城君养孙贾温干预国事。贾南风一直 没有生育皇子,为了有男性继承人以便长期有效地控制朝政,贾南风诈称自己怀孕了,在衣服里填充上东西伪装怀孕迹象。她深居内宫,不见外人,暗地里把妹夫韩 寿的儿子韩慰祖收养起来,作为所谓的“皇子”。元康九年(299年),贾南风用阴谋废掉太子司马,并在次年杀了他,以养子为太子。
   贾南风在诛杀外戚杨氏过程中,利用了众多外藩各王爷的力量。西晋建立后,晋武帝认为曹魏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广树藩王,于是西晋大封宗室,并且给予这些 宗室实权。受封的诸王并没有去藩镇,而是留在京师,有些藩王还握有相当的兵权。诸王的存在反而成了西晋皇权巩固的一大障碍。
  诛杀杨骏 之后,贾南风任命大司马、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宰,与太保卫共同辅政。这时辅政大臣汝南王司马亮,为削弱诸王的权势,力主“遣诸王还藩”,卫也完全赞成此 举。这就引起楚王司马玮对汝南王亮和卫的极大不满。此时,正好贾南风一直怨恨卫,加上卫现任太保对贾南风的恶劣行径有所制约。于是,为把朝政大权紧 紧掌握在手中,贾南风便“谤与亮欲为尹霍之事”。永平元年(291年)六月,贾南风终于又导演了一场“矫诏使楚王玮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淄阳公卫 ”事件。后又以“擅杀”罪名,诛杀了楚王司马玮。贾南风以为自己行事非常周密,不想却引起了诸王为争夺统治权展开的极其凶残的内战,造成了天下大乱。这 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
  贾南风废黜太子,诛杀亲王重臣的行为,终于引起了手握实权的司马氏宗室诸王的强烈不满和反对。虽然司 马衷是白痴,但是这些亲王宗室却不是。右军将军、赵王司马伦和孙秀等人开始密谋废黜贾南风。贾南风知道自己遭到了众人的怨恨,也很害怕,却只能以更加残酷 的暴政和专权来保护自己。结果适得其反,最终激起了宗室诸王的反抗。永康元年(167年)四月,梁王司马彤、赵王司马伦等率兵入宫,废贾南风为庶人,诛杀 了贾南风的党羽数十人。几天后,赵王司马伦又将贾南风杀死。
  顿时,宗室之间陷入了血腥的杀戮。杀死贾南风后,司马伦废惠帝自立。镇守 许昌的齐王司马(司马攸的儿子)起兵讨伐,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与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也举兵响应。洛阳城中的禁军将领王舆乘机起兵反对司马伦,迎 司马衷复位,杀死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以大司马身份辅政。太安元年(302年)十二月,司马从关中起兵讨伐司马,洛阳城中的长沙王司马抢先举兵入 宫杀死齐王司马,政权落入司马之手。第二年,河间王司马、成都王司马颖合兵讨长沙王司马。司马命都督张方率精兵七万,自函谷关向洛阳推进;司马 颖调动大军二十余万进攻洛阳。二王的联军屡次被司马打败。303年,洛阳城里的东海王司马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拿司马,将其交给张方。张方将司马烧 死。司马颖入洛阳为丞相,但盘踞在邺城以皇太弟身份专政,政治中心一时移到邺城。东海王司马越等人对司马颖的专政不满,率领禁军挟持晋惠帝北上进攻邺城。 在荡阴(今河南汤阴)一战中,司马越等人被司马颖打败,晋惠帝被俘入邺,司马越逃往封国(今山东郯城地区)。与此同时,司马派张方率军占领洛阳,接着并 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越的弟弟)与幽州刺史王浚联兵攻破邺城,司马颖再挟持晋惠帝经洛阳转赴长安。永兴二年(305 年),司马越,从山东起兵进攻 关中,击败司马等人。第二年,司马越迎晋惠帝回洛阳,并杀死司马颖、司马等人,独揽大权,八王之乱到此终结。
  八王之乱持续了16 年。参战的亲王远远不止八人,起主要作用的是八位亲王。这些藩王相继败亡,西晋统治集团的力量也消耗殆尽。在战争中,百姓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遭到严重 破坏。短暂统一后,西晋王朝出现了分裂的趋势,原来隐伏着的民族矛盾也迅速激化。最后,汉化归附的匈奴民族起兵灭亡了西晋。
  在整个八王之乱过程中,作为皇帝的司马衷反倒是一个旁观者。他成了造反谋逆者争夺的目标和军中俘虏,几度易手,颠沛流离,受尽惊吓。除此之外,司马衷没有作出任何有用的决定,没有发出任何扭转乾坤的声音。
   但是人非草木,即使是司马衷这样的弱智也能多少在乱世中显现出人性正常的一面。司马威是西晋的散骑常侍,依附赵王司马伦。司马伦要篡位的时候,派司马威 和黄门郎骆休逼司马衷,还动手夺了皇帝玺绶。司马伦篡位后任命司马威为中书令,司马伦失败后,晋惠帝重新成为皇帝。之后,一干人开始议论对失败者的处理问 题。处理司马威的时候,大家本来想放他一条生路(估计都是一路货色)。这时候,一向沉默不语的司马衷说话了:“阿皮(司马威的小字)捩吾指,夺吾玺绶,不 可不杀。”司马衷毕竟是皇帝,现在皇帝发话了,群臣们不敢违抗,于是只好杀了司马威。
  在成都王司马颖与东海王司马越混战的过程中,司 马衷一直被裹胁在军中,其处境十分危险。一次大战,司马衷脸上被砍了一刀,身中三箭,周围的侍从都跑光了,只有侍中嵇绍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司马衷。两个人 被乱兵包围,士兵们上来要杀掉嵇绍。晋惠帝这时候大喊:“侍中是忠臣,你们不许害他。”乱兵却说:“奉皇太弟(指司马颖)之命,我等只不伤害陛下一人。” 结果嵇绍被乱刀砍死,鲜血溅到了晋惠帝的衣服上。司马衷后来安全了,依然穿着被鲜血染污的衣服。侍从们要他把衣服换下来清洗。晋惠帝却说:“这是嵇侍中的 血,为什么要洗呢。”这话听起来傻乎乎的,其实包含着乱世难得的正义光芒,成了司马衷留在历史上的正面名言。南宋文天祥在《正气歌》里还特地提出“为嵇 侍中血”。
  306年,司马越的军队攻入长安,大肆抢劫,两万多人被杀。这年九月,司马颖被俘后被杀。十一月庚午,晋惠帝于长安显阳殿去世。司马衷极可能是被司马越毒死的,据说他在死前吃下了一块毒饼。晋惠帝死后葬于太阳陵。
  《晋书·惠帝纪》评论这位白痴皇帝说:
  不才之子,则天称大,权非帝出,政迩宵人……物号忠良,于兹拔本,人称妖孽,自此疏源。长乐不祥,承华非命,生灵版荡,社稷丘墟。古者败国亡身,分镳共轸,不有乱常,则多庸暗。岂明神丧其精魄,武皇不知其子也!
  司马衷的弱智给刚建立的西晋王朝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这责任在司马衷,更在他的父亲。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jinchaogushi/2728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