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何削弱和限制助东吴强大的江东豪强

随着江南士族在东吴政权中的作用不断提升,这些士族豪强位高权重,势力开始不断膨胀。以陆逊为例,由于其军功卓著,孙权又极为重用,陆氏一门地位显赫,先后出“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而在其他各个郡守和县令之中,江东吴郡子弟则居于大多数,“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可见,豪强士族此时已经基本把持和操纵了东吴政权。

在东吴初期,为了得到豪强士族的支持,孙权颁布推行了世袭领兵制和占田复客制。世袭领兵制就是中央允许豪强士族的领兵权力可以世袭,这样,世家大族的私人武装就可以合法地世袭下去。占田复客制就是中央赐给世家大族土地和依附于土地上的佃农,并规定这些佃客可以免除徭役。以上这两种措施,对于初立的东吴政权来说,确实值得肯定,其颁布得到了豪强士族对东吴政权的全力支持。但随着中央政权的日益稳固和豪强士族权利的膨胀,这两项措施的弊端日益显示出来。它们不仅削弱了中央的军事权力,而且中央的经济实力也被限制,使东吴的国力受制于豪强士族,对中央集权极为不利,双方的斗争也日益剧烈。

后来,东吴便开始削弱和限制江东豪强的权力。张昭虽然功劳卓越,但始终没有被立为相;孙权借口亲近太子而杀掉了张昭的儿子张温,废黜了张氏其他儿子,使张氏家族一蹶不振。“二宫构争”事件也使诸多豪强世族受到很大的打击。孙权最初所立太子为长子孙登,但是孙登早亡,于是孙和便被立为太子,孙霸被封为鲁王。由于孙权一直以来溺爱孙霸,致使孙霸想借宠废掉孙和,夺取太子之位。由此,朝廷在太子问题上分为两派:一派支持太子孙和,主要是陆逊、诸葛恪、顾谭等人;而另一派吕岱、全琮等则支持孙霸。孙权得知后,怕双方的斗争会引起东吴内乱,便忍痛令孙霸自杀,改立孙亮为太子,将孙和周围的人一网打尽。参与此事的豪强士族大都受到严厉处罚,孙权派人去斥责陆逊,致使陆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并且杀掉了朱据,流放了顾谭等人。此事之后,孙权将兵权一分为二,让不同将领领兵,相互牵制。这样,经过一系列的打击,豪强世族的势力便大大地削弱了。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lishigushi/4331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