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历史上的真实的“锦马超”:可能只是个猥琐男

马超,字孟起,陕西扶风(兴平)人,据说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三国时群雄之一,曾割据陇右三辅等地,后归附刘备蜀汉政权初立(章武元年),马超受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料绾睢6年卒,终47岁,谥曰威侯。

马超未必是帅哥

关于马超的帅哥形象,主要源于《三国演义》的描述,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等等。又因喜欢银甲白袍的装扮,是以绰号锦马超。但在《三国志》、《典略》、《山阳公载记》等比较靠谱的正史中,对马超的相貌并未提及,唯《平话》里说他面如活蟹,耐人寻味。

马超的长相到底如何?需要读者去推理。依据有哪些呢?一是遗传,其父马腾的长相好比新疆的烤羊肉串大叔,马超的长相估计帅不到哪儿去;二是出生地,陕西扶风当时又称西戎,男子多蓄须,以剽悍著称,小白脸恐怕难称雄烈;三是成长履历,马超少年时即随父征战于军旅,吹角连营、金戈铁马的环境,是打造不出冠玉面孔的。

不忠不孝 不仁不义

演义里说马腾死于衣带诏的密谋败露,当属子虚乌有。真实的情况是,建安十五年,曹操派往西部边陲的代理人钟繇,想了一个消除关西军阀割据的对策征马腾入京。此策既可孤立削弱韩遂,又可将马腾囚禁于京师当人质。马腾可能是感觉自己廉颇老矣,遂尽收争雄之心,乖乖去了邺郡。朝廷(曹操)表马腾为卫尉,马超弟马休、马铁分别授奉车都尉和骑都尉。也就是说,除马超外,马家一族尽入京师为质,韩遂亦同时遣其子入京师为质。

表面来看,钟繇的计策奏效了。但谁又能想到,作为偏将军、独自留在关西统领马腾余部的马超,却不顾老夫及家族百余口人的安危,借口疑繇欲自袭,突然竖起谋反大旗,还厚颜无耻地拉拢韩遂:……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马超谋反的结果,马腾一家被悉数株连斩首。

陈寿评马超此举,谓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其中阻戎负勇,是指马超想割据一方当土皇帝,即是不忠;而以覆其族当指不孝。姜叙母亦曾痛骂马超: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从马超谋反之后的一系列举动来看,其行为庸俗卑下,不乏猜疑和险恶用心。如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请和,公不许。九月,进军渡渭。超等数挑战,又不许;固请割地,求送任子。且不说割地请和、分裂疆土等是否符合民族大义,单求送任子一条,就足以说明马超是个为达目的而不顾亲情、不择手段之人,说他庸俗卑下,应该是可以的。

另外,正史上还记载说:超既统众……进军至潼关。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_目_之,超乃不敢动。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什么叫会语?即双方约好了的,此时起阴欲,不够光明正大,可谓不义;前文中提到,马超曾认韩遂为父,父子之间产生猜忌之心,责任在谁?当然在马超,是谓不仁。这方面,王商的评价很中肯: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为唇齿。

有成事之心 无果敢之行

马超非常想找机会把曹操给撂倒,以至于曹操发恨: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可惜在潼关会语时,许褚一瞪眼,马超就怕了。

曹操对马超的猥琐男德行看得很准。马超之所以求逞又不能果敢出击,是因为他勇而无谋。当马超的援军不断到来时,每一部到,公(曹操)辄有喜色。贼破之后,诸将问其故。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适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见《三国志·武帝纪》。曹操的自信是有理由的,莫相归服,军无适主,正是马超的猥琐男特质所造成的致命伤。

马超投张鲁,也曾数度要求借兵跟曹操干仗,欲北取凉州。可是,张鲁把兵借给他了,他却毫无所得,一接仗就退兵了。

在《山阳公载记》里,还有一则有趣的故事,说马超跟刘备在一起的时候,常直呼刘备的字(玄德)。关羽张飞见了很不爽,要求杀之。刘备很大度,不许。第二天开会,张飞想了一计,等马超进来时,他二人不坐席位,而是担任刘备的卫士,虎视眈眈瞪着马超。马超一见,乃大惊,遂一不复呼备字。于是,马超开始反省了。

有学者曾就刘璋见马超到成都城下即出降一事考证说,刘璋乃是雅人,而马超在三辅之地的作为,给蜀中人留下了瓜兮兮的印象。瓜兮兮在四川话里,正是形容某人在行为举止上的不雅。这种观点很另类,但并非没有依据。因为刘璋治下讲仁义,乃儒家所谓的雅士政治;马超则残酷嗜杀,无信无义。所以,看到马超兵临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只得出降,以免被屠城。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lishigushi/9813.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