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朝四大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六扇门

  关于明朝四大特务机构的三个问题:

  东厂西厂锦衣卫还有六扇门,这些恶名昭著,让人闻风丧胆的组织,到底是怎么来的?

  这四个部门到底谁的权利最大,地位最高?

  如果没有他们,明朝会怎样?

  说起明朝,很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起这四个充满神秘气息的机构组织。因为很多关于明朝的影视剧,都会出现这四个部门的身影,而且他们所占据的戏份也极其浓重,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比如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宦官当政,迫害忠良的东西两厂,还有专门插手江湖恩怨的六扇门。这些秘密机构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神秘,就像笼罩着一层浓厚的迷雾,让人看不透它的来历,摸不清它的根脚。

  那么今天我们就按照时间顺序,详细介绍一下明朝这四大秘密组织。

  一、锦衣卫

  据明史记载,锦衣卫的前身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也就是皇帝的贴身侍卫兼仪仗队。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将这支队伍正式更名为锦衣卫。初始职能为三项:其一,守卫值宿;其二,侦查与逮捕;其三,典诏狱。

  这个时候他们的权利就不仅仅是做保镖,或者撑场面这么简单了。而是能够对外展开行动,进行侦查和逮捕工作,甚至还能审讯一些重要的犯人。根据他们的工作类别,大概可以将其称为由皇帝亲自统率的特种部队,除了皇帝本人,谁也无法指挥他们?

  而且这一群人的权利也非常大,除了大明朝的皇帝之外,他们几乎有权去抓捕任何人!

  而朱元璋之所以要设置这么一个特种部队,历史上给出的说法是为了更好地驾驭不法群臣。说白了也就是专门负责盯着那些不听话的臣子,一旦他们有所异动,就能直接抓起来。

  虽然这支部队在洪武20年的时候,被朱元璋废除过一次,但是在十几年之后,又被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亲自恢复,从此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不过到后来,锦衣卫的负责的范围已经不仅仅是朝廷内部,在对外军事行动上也能插得上手。比如侦查敌情,获取机密情报,甚至还能策反敌将,可谓手眼通天。

  总而言之,锦衣卫就相当于一支综合素质极高的特种部队,并且只有皇帝下令才有权调动。

  二、东厂西厂

  说起历史上东厂的建立,其实也和明成祖朱棣有关。众所周知,朱棣靠发动靖难之变,用武力强行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自己做了皇帝,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不正当上位。

  因此朝野上下许多人都对其抱有强烈意见,尤其是一些曾经忠于建文帝的大臣,更是对他极其不满。所以这也就导致朱棣,对手下的臣子们也是十分的不信任,生怕他们动摇自己的统治。

  此时他虽然已经重新恢复了锦衣卫,但由于锦衣卫的驻扎之地,远在皇宫之外,无论是日常联系还是紧急调动,都不是特别方便,所以便决定在皇宫内部另设一个机构。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这一个用来帮助明成祖朱棣镇压政治反对派的机构正式成立,名为“东缉事厂”,简称东厂。

  而且东厂的建立,也并不仅仅是为了监视朝中群臣,打压皇权的反对力量。同时也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制衡锦衣卫,不让他们一手遮天。而事实上,在明朝的历史当中,东厂的权利一直都凌驾于锦衣卫之上。因为和锦衣卫相比,东厂才是皇帝更信任的机构。

  这个机构一开始是由明成祖朱棣亲自掌管,后来由于政务繁忙,这项权利便移交到了他的亲信宦官手中,明朝也从此开始了宦官干政的局面。甚至有些时候,他们根本不需要向皇帝上奏,就有权力直接逮捕朝中大臣,进行秘密审讯。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已经能够在部分程度上代表皇帝的意志,属于当时最大的权力机构。所以即便是身为特种部队的锦衣卫,对东厂也是十分的忌惮。至于西厂明朝历史上只能说是昙花一现。

  成化十三年(1477年)春正月,明宪宗朱见深在东厂之外又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这时候西厂的权力一度大过东厂,巅峰时期更是将东厂和锦衣卫都收为麾下,合称厂卫。

  不过这个机构存在没多长时间,就因朝中多位大臣反对而被撤销,之后虽然在正德年间被复立过一次,但也只是存在了短短五年的时间,就又一次被撤销。

  倒是东厂这个机构一直存活到了明朝末年,其权力在明熹宗在位期间,达到有史以来的巅峰。

  而此时东厂真正当家做主的人,正是恶名昭著的九千岁魏忠贤。关于他的事迹,在这里咱们就不过多赘述了。因为魏忠贤独揽大权期间所犯下的种种罪行,即使说上三天三夜,恐怕也说不完。

  总之,东厂的权利算是明朝机构中最为巅峰的存在(短命的西厂除外),他们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巩固皇权,制衡朝中群臣。

  可是发展到后来,东厂的掌控者们显然背离了这个初衷,开始以权谋私,造成的冤假错案数不胜数,致使明朝整个政局和社会上都存在着大量的阴暗局面。

  三、六扇门

  之所以把六扇门这个机构留到最后来说,是因为它和前面这些势力属实有些不太一样,而且带有双重含义。

  从寻常角度来说,六扇门其实是个泛指,代指三司法衙门,也就是古时候全国上下的司法机构。秦代《商君书·定分》中有记载:“天子置三法官,殿中置一法官,御史置一法官及吏,丞相置一法官。”

  这个制度在后世虽然有所变更,但大体上一直沿到汉唐乃至明清时期。而且由于古时候的衙门为了显示威严,在建筑上都是门开三重,共有六扇,故而俗称为六扇门。

  不过要说到类似于特务组织的秘密机构,历史上也的确存在着这样一个六扇门。

  唐贞观年间,朝廷初建六部。为彻底解决隋末农民起义的残余势力和各地绿林豪强,刑部建立“六扇门”秘密训练基地,训练新锐少年,名为“鹰犬”。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朝廷为了处理一些机密要案,也秘密成立了一个类似的组织,其中成员有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也有武功高强的大内密探,还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衙门捕快。

  由于这个组织的总部大殿坐北朝南、东南西三面开门、每面两扇门总共六扇,所以便被命名为“六扇门”!

  “六扇门”的属性之所以特殊,是因为他们既属于朝廷势力,接受正统制度的约束,同时又要和江湖人士打交道,所以也要遵守各种江湖规矩。不过因为这个组织行动诡异、手段凶狠、并且专门经手一些重大案件,所以给世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带有很浓重的负面色彩。

  总的来讲,他们就是朝廷设立在江湖中的一个门派,代表朝廷来维持江湖秩序,从而间接控制那些江湖中人。这个组织跟东西两厂和锦衣卫比起来,虽然显得更加神秘,但其实际权力,却并不足以与那些机构相提并论。

  四、这些机构存在的利与弊

  在明朝的四大特务机构中,锦衣卫和东西两厂都是由皇帝亲手建立,其作用也都是为了制衡朝廷中的大臣,从而巩固皇权。至于六扇门,则是为了控制江湖人士,而设立的一个机构,并不能接触到政治权力的核心。

  而要说这些机构中权力最大的一个,当然莫过于巅峰时期的西厂。但是由于西厂存在的时间过于短暂,所以论综合实力而言,理应将东厂排在第一位。

  然而,这些特务机构的存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固了皇帝对于朝局的把控。但同时也造成了非常多的负面影响,以至于到了明朝后期,发展成了弊大于利的局面。

  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些机构的长期存在,已经和大明王朝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了一起,所以即便后期出现了许多弊病,甚至发展成了一颗毒瘤,但却无法将之根除。

  因为到了后期,大明王朝要想正常运转下去,就离不开这些机构的运作。可是他们运作的同时,却也会给整个朝廷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最终导致两者一同消亡。

  五、总结

  最后也只能说是明朝对于这些机构,产生的过度的依赖,没能在合适的时间进行转折和整改,以至于让整个王朝病入膏肓,到了无药可医的地步。

  其实这些机构的存在,对于整个大明王朝而言,就像是人身体内的白细胞。在正常运作的时候,能够有效支撑免疫系统,抹除一些潜在威胁。但是如果这种免疫机构过于旺盛,也同样会对整体有所损害,如果不能及时遏制,必然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

  总之凡事皆有尺度,唯有恪守中庸之道,方能不偏不倚,无论治家治国还是修身养性,都应该牢记和秉承这一至理。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mingchaogushi/5707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