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贤任能——胸怀宽阔无偏见

贞观年代,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唐代初期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政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的原因是作为皇帝的唐太宗在用人问题上,认识正确,政策对头,胸怀宽阔,不存在偏见,真正实现了选贤任能。
到了贞观晚年,唐太宗在总结自己的用人经验时,曾说过一段非常深刻的话,他这样说: 用人之道,尤为未易,己之所谓贤,未必尽善;众之所谓毁,未必全 恶,知能不举,则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又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是以公绰优于大国之老,子产善为小邦之相,绛侯木讷卒安刘氏之宗,啬夫利口不任上 林之令,舍短取长,然后为美。
用人首先要知人,而真正知人又不是那么容易的,正如唐太宗说的那样: 己之所谓贤,未必尽善;众之所 谓毁,未必全恶。 处理好知人问题上的这两个 未必 ,要有辩证思想,一不能固执己见,自己可能有失察之处,二不能尽听众言,众口一言可能也有片面之词, 唐太宗正是这样做的,因而他对辅佐大臣的品议无不恰当中肯。他评价长孙无忌,优点是 善避嫌疑,应对敏速 ,而劣势是 总兵攻战,非所长也。 品评高士 廉,长处是 涉猎古今,心术聪悟,临难既不改节,为官亦无朋党 ,而所缺少的是 骨鲠规谏耳 。唐太宗还强调在使用的过程中 知 。他说: 知能不举,则 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 人有才能,就要举用,举用之后,发现劣迹,不得姑息,必须斥退,一个人是真贤还是假贤,是完全贤还是部分贤,只有在举用之 后也就是使用中才能确切了解。对此,魏徵十分强调: 知人之事,自古为难,故考绩黜陟,察其善恶。
知人困难,而用人更难,难在善任,而要使任人各得其所,必须掌握 才有长短,不必兼通 的道理。
唐太宗即位之初,令封德彝荐举贤才,可是竟很长时间没有选荐一个人,太宗质问其原因,封德彝答道: 不是我不尽心竭力,而是现在没有奇才! 太宗驳斥 道: 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各取其长处,古时候国家达到大治的,难道从别的时代去借人才吗?应当怪自己不能识别人才,怎么能诋诬同时代的人呢。 贞观二十一 年(647年),他再次强调: 人不可能全知全能,朕常常强调要扬长避短。 唐太宗在用人过程中,遵循 扬长避短 的方针是十分成功的,他任用房玄龄、杜 如晦、戴胄等人,就是明证。房、杜的短处是不善于理狱与处理杂务琐事,长处是多谋善断,唐太宗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相才。史载玄龄用人不求全责备,也不用 自己的长处去衡量别人,总是按照才能的高低或功绩的大小来录用或奖励,不嫌弃出身低微的人,被唐太宗称为贤良的宰相,杜如晦则发挥其 剖断如流 的长处, 与房玄龄默契配合,共掌朝政,中央的组织规模、法令制度、礼仪等,都由他们二人制定,深得当时人的称赞,把他二人合称为 房杜 。戴胄的短处是 无学 术 ,不通史,唐太宗不让他担任学馆儒林之职,根据他忠直、秉公办事的长处,一度被任为大理少夕即。戴胄处世干练,案无滞留,敢于犯颜执法,能拯太宗量刑 过失,使太宗发出了 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的赞语。
唐太宗即位以后,百废待举,为了克服面临的种种困难,进而大治天下,需 要选拔和使用大批人才,但是,唐朝初年,士大夫经过了太多的动乱,都不愿意出来做官,致使政府官员人数不够,为此,唐太宗采取措施,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选 拔人才,唐太宗广开才路的措施归纳起来,大体有四条:
1.士庶并举。君主选拔士族地主,魏晋以来极为常见,甚至形成士族垄断政权的局 面,以致成为禁锢人才发掘的一大弊政。唐太宗力拯前朝用人之失,匡正为得,采取了士庶并举的方针,他早在藩府时,就注意物色有才能的庶族地主房玄龄、张 亮、侯君集等人;同时也信任士族地主高士廉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即位后,罗致士庶地主的条件就更优越了,王珪、韦挺、魏徵马周均是他们中的杰出代 表。他还扩大科举制,让更多有才能的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同时也不排斥使用有才能的士族地主,包括山东士族地主。
2.官民同申。贞观三 年(629年)四月,唐太宗下诏说: 白屋之内,闾阎之人,但有文武材能,灼然可取;或言行忠谨,堪理时务 亦录名状与官人同申。 马周的选拔就是一个 典型的例子,马周本是 山东布衣 。在州里教书时,屡遭地方官斥责,以至于不得不辞职;在州里游历,途中又受到县令侮辱;住在驿舍中,驿舍主事人见他衣衫 褴褛瞧不起他,把他冷落在一边,就是这样一个出身低微的人,唐太宗居然让他做了大官。那是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下诏让官员们议论国家大事,提出建 议。这时,马周正好在中郎将常何家里做客,常何是个武将,没读过书,提不出什么建议,马周就替他写了二十条建议,唐太宗看了常何的奏章,觉得很奇怪!常何 识字不多,奏章怎么能写得这样好,提的建议又这样头头是道呢?便问常何是怎么回事,常何只好如实说是他的朋友马周替他写的,唐太宗听罢,非常高兴,立刻召 见马周,马周一时没到,唐太宗坐立不安,一连四次派人去催,等到和马周交谈之后,发现他的确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更加高兴,就任命他做了监察御史,后来又任 命他做中书令,主持朝廷大政。
3.新故同进。唐太宗的用人标准是贤能,只要贤能,不管是故旧还是新进,都一视同仁,原秦王府的有的心 腹,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廉等,他是非常信任的,而对隐太子(李世民即位后,追封李建成为隐太子)李建成手中的有识之士,即所谓 昔仇 ,他 也加以重用,以魏徵为例:
魏徵少时孤贫落魄,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李密战败后,又被窦建德俘虏,任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 后,入唐为太子洗马,曾献过除掉秦王的秘策, 玄武门之变 以后,魏徵成为阶下囚,唐太宗慕其出众的才华,不计私怨,出以公心,从治国的大局出发,反而日 见亲重,多次让魏徵进入卧室内,询问政治得失,初授谏议大夫,后擢侍中,不到七年时间,魏徵由仇虏而位极人臣。魏徵也不负太宗厚望,频加忠谏,劝以从善, 不许为非,治国才华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唐太宗说: 魏徵遇事随时规谏纠正,许多事都切中我的过失,就像明洁的镜子照见自己的形体一样,美丑都必然显见。 唐太宗对亲故也是重视贤能在上,庸才低能者不用。他常说: 君主一定要大公无私,才能使天下人心服,官员不论大小,都应当选用贤才。不应按关系的远近、资 格的深浅,来决定官职的大小。 唐太宗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对被评为一等的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五人很不服气,他对唐太宗说: 太原起兵的时候,臣第 一个响应,赴汤蹈火,不辞辛苦。房、杜二人不过舞文弄墨,从来没有冲锋陷阵,功劳却比我大,官职比我高。这实在不公平! 唐太宗听了之后,就把李神通过去 怎样被窦建德打败,全军覆没,后来又败给刘黑闼,仓皇逃跑的事实,一件一件地摆了出来,说: 叔父是国家的至亲,我怎么能不信任呢?但是,治理国家不能以 私废公! 这么一摆,李神通不得不服气。还有一些将领,原来是唐太宗早年做秦王时的老部下。唐太宗当了皇帝,他们没能得到高升,很不满意,吵吵嚷嚷地说: 我们这些人多年来鞍前马后,出生入死,今天反倒不如李建成手下的人! 唐太宗说: 选拔人才,不能分新旧、先后,新人贤明,旧人愚笨,我只能用新人,不 能用旧人。你们发怨言,是因为你们没有为国家着想。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suichaogushi/46117.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