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才子,不入流的君王——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 作为南唐后主,李煜在政治上的软弱无能常常被人诟病。但是作为独领风骚数千年的词人,他的才情却令后世无数骚人尽折腰。李煜的词清丽婉转,雅俗共赏,上至文人雅士,下至山野樵夫,无不为之动容。
为帝为王
李煜继位是命运对他开的第一个残酷玩笑。因为李煜有五个哥哥,按照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皇位本来是与他无缘的。可是,没想到造化弄人,李煜的几个哥 哥先后早夭。唯独剩下大哥李弘冀和他两个人。李弘冀本来是继承大统的不二人选。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李弘冀没有等到登基大典就暴病而亡。所以父亲李景通死 后,李煜就被推上了皇位。南唐有三位君主,李煜是最后一个,故称为后主。他继位之际,正值天下政治风云瞬息万变的动乱年代。可是从小不问世事的李煜根本不 知道如何定国安邦。所以他只有偃武修文,躲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偷得片刻的欢娱
李煜曾在卫贤的《春江钓叟图》上题过两首《渔父》词: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这首词语言清新脱俗,意境幽远,充分展示了李煜内心对自由的向往。一个年纪轻轻的帝王,本来正是励精图治、大展宏图的时候,可是他却对世俗政务充满厌倦,向往渔夫那样自由漂泊于浪涛之上闲适的生活。
可是李煜既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又无力担起肩上沉重的责任。于是诗词就成了他逃避现实、醉生梦死的庇护所。李煜的词中经常出现人生如梦的主题,比如这首脍炙人口的《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雨夜最能勾起人的哀思,孤枕难眠,不免想起曾经的温柔缱绻,想起昔日的恣意欢谑,可是世事转头空,曾经的繁华已如落花流水般逝去不再,不由得让人感叹人生如梦。
大小周后
自古诗人多情痴,即便是身为帝王的李煜也是如此。尽管他身边有佳丽三千,可真正钟爱的却是周家的一对姐妹花。李煜十八岁的时候娶了开国功臣周宗的大女儿 娥皇。娥皇比李煜年长一岁,不仅有沉鱼落雁之貌,而且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可谓是名振一时的才女。娥皇的出现,让李煜灰暗的人生多了一抹亮色。他 们结婚后琴瑟相合,情深意笃。娥皇像姐姐一般温婉体贴,用一个成熟女性的包容和温存抚慰着李煜孤寂的心灵。而更重要的是她出众的才华,让她可以站在和李煜 平等的精神层面上进行交流。
据《宋史 艺文志》记载,娥皇生前也曾著书立说,只不过现已亡佚,只留下一些篇目的名称和卷数。她常常和李煜一起诗词唱和,互诉衷肠。
天资聪颖的娥皇对音乐尤其热爱,钻研颇深,竟然破译了《霓裳羽衣曲》的古乐谱,让这一传说中的神曲重现江湖。这样的奇女子自然让李煜深深的着迷。可惜天 妒红颜,娥皇年仅28岁就香消玉殒了,只留下一个叫李钟寓的儿子。痛失爱妻和红粉知己无疑给了李煜沉重的打击。在娥皇弥留之际,李煜朝夕相伴榻前,食药都 要亲自尝过,比侍奉父母还要殷勤。
娥皇离世之后,一个少女的身影走进了李煜的视野。她就是娥皇的亲妹妹,即后来的小周后。小周后比姐 姐小14岁,一样的清丽动人,一样的才华横溢,只不过多了几分少女的天真烂漫。据史书记载,小周后自幼常随母亲入宫会亲,因为才貌出众,所以深得李煜母亲 圣尊后的喜爱。而在姐姐病危之际,妹妹常来宫中探视,便与姐夫暗生情愫,最终取代了姐姐的地位,成为李煜的第二任皇后。在后来的流亡生涯中,小周后一直陪 伴李煜左右,用一个女子的柔情给了他最后的慰藉。在李煜死后不久,小周后也随之而去了。
一代词宗
李煜虽说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无力阻止南唐灭亡的趋势。但在词学创作上,他却称得上一位君临天下的千古词帝。
词是从唐末才开始流行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到了宋代才真正发展到与诗媲美争辉的境界。在李煜之前,占据词坛主流的当属花间词派。所谓花间词,是以词集 《花间集》得名的。花间词的内容不外乎离愁别绪、闺情绮怨,题材比较狭窄,而且词风浮艳,有些格调甚至低俗淫靡。所以词最初是不受士大夫喜爱的,主要供伶 人戏子歌唱,给大家酒后茶余提供消遣。
到了李煜手中,词的境界才真正变得开阔起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给过李煜的词一个公允的评 价: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其实,李煜的词初期也不乏吟风弄月、无病呻吟之作。比如这首《临江仙》: 樱桃落 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这是一首典型 的闺怨诗,意象的选择和用词都和晚唐的花间词很像。
可是开宝八年(975),曹彬的军队攻克了金陵,后主李煜不得不肉袒出降。这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是莫大的侮辱。可想而知,李煜的后半生是在怎样的仇恨和无奈中度过。这种亡国之恨无法排解,积淀胸中,便酿成了一曲曲动人心魄的千古绝唱:《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上阕一开头追溯南唐从建国到亡国四十多年历史,尽显沧桑之感。 三千里地山河 历数南唐广袤的国土,越发反衬出亡国的凄凉。短短两句,总领全文,对仗工 整,气势磅礴。紧接着细数国灭惨景,道尽无尽苍凉。这样的词在李煜之前是从未出现过的,只有经历过如此历史剧变的人才能道出其中不为人知的滋味。正所谓 词穷而后工 , 国家不幸诗家幸 ,政治上的失意恰恰成全了李煜文学上的巨大成就。
杀身之祸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虞美人》是李煜最为人称道的一首词了,堪称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但也正是因为这首词,李煜才被宋太宗赵光义赐酒毒死。
开宝八年(975)南唐灭亡后,李煜就被俘押回了北宋都城汴京,封为违命侯,过着苟延残喘的生活。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李煜和妃子聚会庆祝自己 42岁生日。回想起以前身为帝王时的幸福光景,不由得一时情动,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诗中对故国的哀思让宋太宗大为恼怒,怀疑李煜还有复国念头,便派人 赐毒酒给李煜。可怜这位千古词帝便一命呜呼了。
美术大师,落拓君主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是一个政治上了无建树的昏庸之君,不过他的艺术修养很高,诗词、书法、绘画都造诣颇深,堪称一代艺术巨匠。他一生爱书如命,收藏成癖,独创一代绝笔瘦金体,重视画院、优待画家,使得北宋的文化艺术一度达到了鼎盛时期。
即位称帝
宋徽宗赵佶宋哲宗赵煦的异母弟,哲宗生于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徽宗生于元丰五年(1082)五月,兄弟二人年龄相差不到6岁。在正常情况下, 宋徽宗继位毫无希望。但年轻气盛、刚满25岁的哲宗却离开了人世,这历史的偶然给徽宗创造了机会。哲宗撒手人寰,膝下无传宗继位之人。当时被封为端王的徽 宗赵佶出现了一线继位希望。
端王赵佶继位虽有希望,但相当渺茫。帝政时代的皇位继承原则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如果亡故皇帝无皇 子,则论血缘关系亲疏,立同母弟;或以长幼为序,立年长者。哲宗有皇弟13人,只有5人尚在,即申王赵、端王赵佶、莘王赵俣、简王赵似、越王赵偲。这其 中,申王赵虽然年纪最大,但有一只眼睛是瞎的。而简王赵似是哲宗的同母弟,系当时被尊奉为皇太妃的神宗朱德妃所生。简王赵似无疑成为一大热门人选。至于端 王赵佶,宫中称他为 十大王 ,是由于 神宗第十子(仪王赵伟)早世 。其生母陈氏虽史称神宗钦慈皇后,但入宫之初,不过御侍而已,生下赵佶后,才母以子 贵,先后进封为才人、美人,并已于11年前去世。其钦慈皇后以及太妃、太后等头衔,均为死后多年追尊、追谥。赵佶既非嫡又非长,在通常情况下,继位的可能 性极小。究竟由谁继位,身为皇太后的神宗向皇后必须面对这道难题。她本人无皇子,且不贪恋权力,态度较超脱。但她素不过问朝政,决断能力极差,因而只得就 近在宫中,与宦官商议。
宋徽宗即位的合法依据是宋哲宗《元符遗制》。这并非哲宗的临终遗言,而是向太后主持下的 朝议 即御前会议所做出的决议。其草拟者虽然是大臣,实有向太后之意。虽然章惇说端王轻佻,但是曾布也支持向太后,因而 朝议 的结果还是让端王赵佶继承皇位。
书法创新
宋徽宗或许是中国帝王中艺术天分最高的皇帝。如果没有坐上皇帝宝座的话,他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至少他能在中国书法史和中国美术史上 享有无可争辩的崇高地位。宋徽宗的书法不仅仅在北宋的时候独步一时,他独创的瘦金体还流传至今,影响了一代代书法艺术家。宋徽宗的书法吸收了薛稷黄庭坚 的优点,而又不落窠臼,能够在前人书法艺术的基础上独辟蹊径,创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字体。所谓瘦金体,主要特点在于笔势的飘逸、轻盈,但又不纤细柔弱,而 是有如金石一般瘦劲,有骨气。有人称赞道 笔势飘逸,如冲霄鹤影,高迈不凡;掠水燕翎,轻盈无迹,瘦劲而不纤,端整而不板 形象地说出了瘦金体的特点。徽 宗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的不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其御笔题跋中,窥见其瘦金体独树一帜的风采。《牡丹帖》是徽宗瘦金体的代笔作,全帖110字,潇洒飘逸, 刚柔相济,结构和行笔都恰到好处。除了自创的瘦金体之外,徽宗的草书也可谓炉火纯青。流传至今的《草书千字文》就是徽宗草书的上乘代表作,作品卷长达一米 多,写在整幅的描金云龙笺上,行笔如龙飞凤舞,风流潇洒,堪与一代草书圣张旭媲美。
徽宗在世之时,其书法作品便广受朝野喜爱,人人 都以得到他的一卷一轴作品为荣。据《宣和画谱》记载,有一天徽宗驾临秘书省,心情不错,便拿出自己的书画作品来,凡是公卿臣子,都赐画一轴,行草书一纸。 结果众人受宠若惊,蜂拥而上, 皆断佩折巾以争先 。看着这帮臣子不顾斯文地争夺自己的作品,徽宗心中自然飘飘然,便一个人在旁边哈哈大笑。
绘画天才
宋徽宗自幼就非常喜欢画画,十六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声名在外了。他曾经受过著名画家王晋卿、赵大年等人的熏陶和影响。而且作为一个皇帝,他有能力去遍览天下名画,仔细研究其意境笔法,这也为他画技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宋徽宗自己曾经说过, 朕万几余暇,别无他好,唯好画耳 ,在这种热情的导引下,他不惜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去收集名画,辑成了一本包含100多帙名画的 《宣和睿览集》,上自三国时期的曹弗兴,下至宋初的黄居都收集在册。除了《宣和睿览集》之外,徽宗还敕令编撰《宣和书谱》、《宣和画谱》,这些资料都是后 世研究古代书画艺术的宝库。宋徽宗在绘画上的造诣很深,《图绘宝鉴》中称赞他 丹青卷轴,具天纵之妙,有晋、唐风韵 。他不像后世一些画家独善某一画类, 而是画路宽广、博采众长的集大成者。
在众多绘画门类中,宋徽宗最受人称道的当属花鸟画。这些画用笔极其细腻,所画的花鸟栩栩如生,逼真传神。据《画继》记载,他曾经画了一幅《筠庄纵鹤图》,画面上有20只动作、神态各异的仙鹤,有的游戏于上林苑中,有的饮水于太液池里,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清人王士的《池北偶谈》中也记录了一则关于徽宗绘画的小故事。传说武昌有一个姓张的人,儿媳妇被狐狸精迷惑,遍请道士、法师驱除都没用。最后他把徽宗所 画的一幅鹰挂在堂上,狐狸精便被鹰击死在堂下。这个故事虽然荒诞夸张,却也可见宋徽宗的花鸟画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
除了花鸟画之 外,宋徽宗的人物画也很精妙。他能够在咫尺画幅上画出上千人物,而且连其中的宫殿、禽畜都画得栩栩如生、生动自然,丝毫没有雕琢之气,这的确不是寻常画工 所能做到的。宋末元初的著名画家赵孟就曾经高度评价徽宗的人物画,认为他可以和东晋著名的人物画家顾恺之比肩。也许因为传世作品不多,徽宗的山水画常会被 人忽视。其实他的山水画意境开阔深邃,也是难得的佳作。
艺术大师
宋徽宗统治时期,宋代的绘画艺术达到了巅峰,这 和徽宗重视画院建设,优待画家是分不开的。画院制度在中国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北宋的画院制度也是沿袭五代旧制,但其官职名称远比五代 时期完备得多。徽宗在位时期,由于热衷绘画,所以也特别优待和尊崇画家。按照《画继》的记载,徽宗时期,画院的画家可以像官员一样佩玉,这是前朝历代没有 的尊荣。而且在侍立站班时,以画院为首,书院次之,接下来才是琴、棋、玉、百工。可见当时画家的身份是非常尊贵的。
除了在经济和政治 上优待画家之外,宋徽宗还将绘画列入科举考试与学校制度之内,这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崇宁三年(1104),宋徽宗任命未元章为书画两学博士,开设官职,招 收生员,一时间前来应试的达到数百人之多。可是绘画不像策论,如何来考查考生的水平,这也是一个难题。当时的主考官宋子房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就是选取古 人诗句作为画题,让考生自由联想,只要能用画准确地传达出诗句的意境,就可以通过考试。将抽象的文字艺术与形象的绘画艺术联系起来考查,的确是一种别开生 面的创举。当时很多考题直到今日还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作为一位皇帝,宋徽宗不但诗书画俱佳,而且毫不妒贤嫉能,能大力提携新人,优待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对于北宋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一代艺术大师。
亡家亡国
尽管在艺术上成就不小,但宋徽宗赵佶却算不上一位称职的帝王。他在位期间重用奸臣蔡京,政权内部党争激烈;他贪图享受,派人在江浙一带为皇帝搜罗珍奇物 品与奇花异石,结果发展为灾难性的、遍及全国规模的 花石纲 大劫难,直接导致了江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崇宁二年(1103)至政和五年 (1115)这12年间,好大喜功的赵佶连续发动对外战争,与河湟吐蕃、西夏、卜漏都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宋军虽然胜多败少,但除了开支大量军费、加重百姓 负担外,并没有带来多少好处。待与更强大的辽、金政权对峙时,北宋政府已显得力不从心了。宣和七年(1125),金军大举南侵,直捣汴京,形势十分危急。 赵佶宣布退位,传位给其子赵桓,自称道君太上皇帝,匆匆南逃,待形势安定后再返回汴京。这以后,金兵再次南下。靖康二年(1127年),汴京城破,赵佶与 其子钦宗赵桓连同后妃、大臣数千人,被驱赶押送至五国城囚禁,北宋灭亡,史称 靖康之变。 赵佶被囚禁9年后死亡,终年54岁,这位艺术大师在他不称职的 君主宝座上交出了一份不合格的答卷。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wudaishiguogushi/2249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