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简介:“书圣”与《兰亭集序》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又作307365),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 史,人称王右军。因与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今浙江绍兴)。精工书法,早年从卫夫人(炼)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并博采众长,精研 体势,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妍美流便的新体。其书备精诸体,尤擅正行,字势雄强的变化,为历代学书者所崇尚,影响极大。书迹刻体甚多,散 见宋以来所刻丛帖中。行书保存在唐僧怀仁集收《圣教序》内最多。草书有《十七帖》等。真迹无存,唯有唐人双钩廓填的行书《姨母》、《奉橘》、《丧乱》、 《孔侍中》及草书《初月》等帖。
  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八,这一天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王羲之和他的朋友等人 说说笑笑地来到了会稽山的兰亭,他们一起吟诗作对,举杯畅饮,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干了几杯之后,王羲之已经有些醉了,这时他的朋友谢安对他说:“今天景色 怡人,大家玩得这么高兴,你可要写一篇字来助助兴?”王羲之正有此意。他拿起笔,兴致勃勃地挥毫疾书,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兰 亭集序》共28行,324字,全文用行书写成,成为历代书法家认可的行书的绝代佳品。王羲之也被称为“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吸取了汉魏以来许多书法家的精华,摆脱了前人的束缚,开辟了一种新的意境。人们常用“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来形容他的字。
   王羲之的书法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和他从小勤学苦练、刻苦钻研是分不开的。据说他7岁的时候就非常喜爱写字,平时在他走路的时候心里都在想着字体的结构、 笔势和如何下笔收笔。想着想着,手指就不自觉地在衣服上比划着,天长日久,连衣服都被划破了。这个传说虽然有些夸张,但却形象说明了王羲之刻苦学习的精 神。
  王羲之出名以后,很多人都想得到他的字。相传,在山阳地方有一个道士,很想求王羲之给他写一本“黄庭经”。他早就准备好了笔墨纸 砚,只是担心王羲之不会答应。后来,他听说王羲之平常最喜欢鹅,就特地养了一群十分逗人喜爱的白鹅,以便见机而动。终于有一天,王羲之坐着船路过那里,当 他看到河里一群美丽的白鹅在游动,心里说不出的喜爱。他停下船,看了又看,一直也不舍得走开。于是他找到道士,要求道士把鹅卖给他。道士说:“这么好的鹅 我是不想卖的。不过你要是能给我写一本经书,我就把这些鹅送给你。”王羲之一听,马上答应了,当即兴致勃勃地用了半天时间写了一卷楷书“黄庭经”交给道 士。道士把那一群鹅装在了笼子里,让王羲之随船带走了。这个故事就是人们后来传颂的“书法换白鹅”。
  现在王羲之的真迹已经很难见了,故宫博物院至今珍藏着冯承素描摹的《兰亭集序》,北京北海公园的阅古楼也只保存着一些王羲之真迹的石刻板。但是王羲之的书法艺术魅力却永远留传。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jinchaogushi/1940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