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小知识》当椅子还没发明,文武百官只能跪坐到脚麻,坐没坐相还会马上大走光!

那时候的坐姿就是“席地而坐”—在地上铺一块席子,两膝、两腿接近并拢,膝盖和脚背着席面,屁股落在脚跟上,双手扶住膝盖。这样的姿势,时间一久会感到腰酸背痛,可以将上身靠在凭几上,稍微休息。

如果准备起身,就将屁股抬起、上身挺直,这叫“长跪”,也叫“跽”(忌)。鸿门宴上,樊哙突然闯入使项羽一惊,“按剑而跽”,是他下意识准备起身自卫。“跽”一般是表示尊敬对方,范雎第一次见秦昭王时,秦昭王虚心请教,也是“跽而请曰”。

怎么样,你只“坐”一会儿就受不了吧?这种“坐”姿的确累人,即便如此,当着别人的面,你也千万不要为求轻松而屁股着地、两腿张开,这叫“箕踞”,也就是上身与腿形成了直角,看起来像“簸箕”那样坐着。前面说过,这样一坐下就什么都露出来了,相当不雅观。荆轲刺秦王失败后,曾“箕踞”着向秦王叫骂,他刻意表现出的行为与其说粗鲁,不如说是轻蔑。

也正因为席地而坐,为避免弄脏席子和大家的衣服,你进屋前必须脱鞋,就像现在进入铺地毯的房间一样,这叫“屦(锯)不上于堂”。史书经常可以见到功臣、权臣得以“剑履上殿”的记载,也就是皇帝对他们格外优待,允许他们佩着剑、穿着鞋上殿,这证明如果是一般大臣就必须脱了鞋面见皇帝。所以穿越过来的你要记得常洗脚、洗袜子,不然脱鞋后的脚臭,足以让你声败名裂。(呜呜,脚臭错了吗?)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qinchaogushi/1372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