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弟弟曾任惠州知府 改朝换代时投降元朝

南宋末年渡琼的文天瑞,是海南文氏的始祖。他是何年迁琼,为何迁琼,至今仍是个谜。

文天瑞生前曾给子孙遗命:后世读书人不到百人,不许给他树立墓碑。于是,直到乾隆后期的1787年,才有众多裔孙共同为他立碑。

文天瑞的坟茔乍一看很平常,但其墓碑位于坟墓背后,却又与众不同,也仍然是个谜。

宋末,文天祥死节,不降元,更不仕元,哪怕忽必烈公开表示要给他“宰相”的官位。

就在宋朝灭亡和文天祥被俘之前,很多汉人已经纷纷蹈海南下,避乱琼州,他们当中,就有文天祥的堂弟文天瑞。

文天瑞在海南岛留下的正式史料很少,更多的是其后代口耳相传的一些零星记忆。在他身后,一直没有墓碑,直到清朝中后期才由近百名裔孙“仝立”。至今仍是个谜的是,文天瑞的墓碑立在坟茔的后方,而不是惯常见到的正前方。

荒坡孤冢

在万宁市后安镇桥头村南侧被称作“火烧墩”的一片荒坡上,偶见三两头水牛悠然地啃草,坡地上一条东西走向的羊肠小道右侧,有一个常年长满杂草的“土堆”,其实是一座古墓,只因每年清明节过后,多雨湿热的气候让植被快速生长,很快又遮盖了坟墓的原貌,加之看不到墓主的碑刻,自然让初来乍到者联想不到那里是一处坟茔。

若不是文氏族人文亮三带路,外人要想找到文天瑞之墓,绝对是难上加难,因为从后安镇上到墓地,道路狭小、弯曲、崎岖,不少路段甚至有树枝和荆棘拦路,文亮三在前头开车引路,免不了要经常下车疏通障碍。

在火烧墩,海南日报记者向村民了解到,这个地方原先叫“和尚墩”,后来觉得极其不雅,才根据海南话的谐音,改名“火烧墩”。当然,这个名字也不见得就“雅”了。

不过,万宁文氏的家族史料,从墓碑到族谱,仍对先祖葬身之所沿用“和尚墩”的说法。

宋末来客

拨开荆棘,折断带刺的枝桠,绕到墓的后方——北面,终于看到一块高约2米、宽约60厘米、周边砌了灰泥的墓碑。墓碑上方正中间是一个“阴阳两仪”的图腾,周围有吉祥浮云的图案;碑心自上而下阴刻“皇元文氏迁万宁始祖公坟”,共11字。

右侧有3行小字,扼要介绍了墓主的履历:“公讳天瑞,号东山,江西吉安庐陵富田人,宋状元少保、右丞相讳天祥公,进士、知惠州、宣授广西道讳璧公同堂从弟也,随璧公任惠守,乔迁万宁卜居文田,娶王氏。仝葬于和尚墩之原,丙向。”

左下方是密密麻麻的立碑人名单,目测约有百人之多;落款有别于常规的左侧或左下端,而是位于左上方——“乾隆丁未仲春吉旦”。“乾隆丁未”是1787年,迄今220余年,墓碑的始立年月不可谓不久远。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guoxuewenhua/58544.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