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

东山村遗址位于张家港市金港镇南沙街道办事处东山村内, 东距张家港市区18公里, 北离长江约2公里。 遗址西为香山, 遗址坐落在香山东脊向东延伸的坡地上。 1989年当地镇政府建房盖楼时发现该遗址, 之后由苏州博物馆分别在1989年和1990年进行了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发掘总面积为170平方米, 主要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时期的文化层堆积以及若干房址和墓葬。 1995年, 东山村遗址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村遗址由于所处地势较高, 近几年来, 小区开发日益高涨, 周围民居林立, 已经对遗址构成了严重威胁。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由南京博物院主持, 张家港市文广局、 张家港博物馆等单位联合参加, 分别于2008年7月至11月和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前后两次对东山村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通过对遗址现状的仔细勘查和钻探, 遗址的整体平面近圆形, 南北长约500米, 东西宽约500米, 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 遗址的中心区域位于遗址的中部偏北, 现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

两次发掘地点均在遗址的中心区域, 共布10米×10米的探方16个, 加后期的扩方, 发掘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 发掘区域自东向西分别编为Ⅰ区、 Ⅱ区、 Ⅲ区。 经过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取得了重要收获, 主要揭示了一处崧泽文化时期的聚落, 包括有房址和墓地, 尤其是首次在长江下游地区揭露崧泽文化早中期的高等级大墓, 以及发现了10多座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墓葬。 另外, 在马家浜文化层堆积中漂洗出较多的炭化稻米、 瓜子、 果核等植物遗存, 以及较多的动物骨骼标本。

发掘显示, 东山村遗址的文化层堆积总体上西高东低, 堆积分布不均匀, 文化层堆积往东渐厚。 目前多数探方停留在崧泽文化或马家浜文化墓葬层面, 仅Ⅰ区T2006和T1905两个探方发掘至生土, 尤其以T2006的文化层堆积比较完整, 从上到下依次有现代表土层、 清代文化层、 六朝—唐宋文化层、 马桥文化层、 崧泽文化层、 马家浜文化层, 生土面距地表约4.15米。 文化层堆积主要是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时期。

以下主要介绍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时期的主要遗存。

马家浜文化时期墓葬

马家浜文化时期墓葬主要发现在Ⅰ区的T1506内和Ⅲ区的T0611内, 共发现了11座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墓葬。 Ⅰ区T1506内发现6座, 开口于④层(崧泽文化层)下。 Ⅲ区T0611内及西边扩方发现有5座墓葬, 开口于②层下(②层为明清层, T0611探方及西边扩方所在地势较高, ②层下即为⑥层马家浜文化层堆积), 打破⑥层。 11座墓葬的方向大致成西北—东南方向, 大小基本相同, 长在1.9米左右, 宽为0.7米左右。 墓葬内的随葬品不多, 一般随葬两三件器物。 陶质以泥质红陶为主, 另有少量的夹砂红陶、 泥质黑陶等, 器型有陶釜、 喇叭形圈足豆、 陶盆、 陶杯、 尖底器等。 在T0611内的4座马家浜文化时期墓葬主要以平底釜或圜底釜为随葬器物, T1506内的6座墓葬主要以里黑外红的陶豆为随葬器物。 以M78、 M97为例简要介绍。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guoxuewenhua/58594.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