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商成乾隆南巡主要财政支柱 多被授空头官衔

核心提示:盐商对乾隆南巡的资助首先是捐银。如二十六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两淮盐商每次都捐银100万两,这些钱相当一部分被充作南巡时扬州官府办差及乾隆帝赏赐之用。他们还进献诗、赋、字画和文集等礼物,有的也进呈和时事有关的论文。乾隆帝对此都赏赐从优。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岑大利

扬州地处长江下游、京杭大运河沿线,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清朝时,这里既是工商业发达地区,也是文人荟萃的风雅之地。乾隆六次南巡都经过这里,对扬州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乾隆南巡至扬州的路线

乾隆帝每次南巡都于正月十五前后从京师出发,经直隶、山东到江苏渡黄河,乘船沿运河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苏州进入浙江境内,再由嘉兴、石门抵达杭州。回銮时,绕道江宁,祭奠明太祖陵,于四月下旬或五月初返回京师。

乾隆帝南巡走水路时,御舟前有两对船走两边引路,船旁有一人骑马在河边行走,以备差遣。另有四只大船名安福舻、翔凤艇、湖船、扑拉船,跟在其后,其余船只装载各种用品及随从官兵。船行时,河两岸及桥头村口各安排士兵守卫,禁止私船出入,纤道每里安设兵丁三名,令村镇民妇跪伏瞻仰,御舟经过需回避时,令男子退出,不禁妇女。

每次到扬州,乾隆帝都会驻跸多日。扬州的御道用文砖或石板铺成,要求平整笔直,不能随意弯曲,为此,许多民宅被拆,坟墓被挖,良田被毁。此外,所经之路要用黄土铺垫,泼水清尘。道旁或搭彩棚,或陈水嬉,还要有老百姓沿路迎接。乾隆三十年(1765)游上方寺时,由于“万民随马足趋瞻”,出现了“或有践踏麦苗者”的景象,乾隆帝作诗云:“马足纷随定何碍,蹂躏惟惜麦苗芒。”

扬州盐商对乾隆南巡的资助

乾隆南巡的主要财政支柱是两淮的盐商,两淮盐运使司公署就设在扬州城内,八大商总也住在扬州城内。“扬州盐商豪侈甲天下,百万以下者谓之小商。”这些商人尽管经济上富逾王侯,但在政治上却无权无势,对官府存在着严重的依附关系。因此,每次南巡时,当地官员都从他们手中勒索资金,巴结皇帝,还令他们筹办行宫、园林等南巡工程。而这些富商也正想借南巡讨好官府,特别是皇帝,为自己赢得荣誉和权势。

盐商对乾隆南巡的资助首先是捐银。如二十六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两淮盐商每次都捐银100万两,这些钱相当一部分被充作南巡时扬州官府办差及乾隆帝赏赐之用。他们还进献诗、赋、字画和文集等礼物,有的也进呈和时事有关的论文。乾隆帝对此都赏赐从优。

此外,盐商还直接办理接驾等事,负责供应皇帝南巡的日常所需。因巡幸队伍十分庞大,这笔开支为数很大。如地方官命商人沿塘遍置盆盂,数量成千上万,以备纤夫便溺,而御舟一过,盆盂即被役夫破坏,等御舟再经过时,又要置备新的。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guoxuewenhua/59307.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