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叔简介 【春秋战国历史文化简介大事年表】春秋战国时期皇帝列表 春秋的建立与灭亡

春秋历史简介】

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春秋时代名,因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是东周的前期,《春秋》编年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后世称此时代为“春秋”。现在一般以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代春秋时代又有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公元前546年的“弭兵”大会,把政治形势划了一条界限:在这以前的200余年间,以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为主;在这以后的100多年,以列国内部的阶级斗争为主,反映了新旧社会制度开始更替所引起的斗争日益激烈和深入。

春秋形势图

平王东迁后,周起初尚有今陕西东部和豫中一代的地方,后来这些领土逐渐被秦、虢等国所占据,周天子所能控制的范围,仅限于洛邑四周。疆域的缩小,使周天子失去了号令诸侯的能力,各诸侯国不再定期向天子述职和贡纳,周王室的收入因此减少。周王室经常向诸侯求车、求金,失去了昔日的威严,已和一般小国无别。政治方面“礼坏乐崩”,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越之间,先后争霸。西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为“礼乐征发自诸侯出”所代替,周天子的威望一落千丈,王室的安危取决于诸侯、霸主的向背。春秋时期从周王室到各诸侯国,君权不强者占多数。鲁、宋、郑、齐、晋等国的君权日益衰弱,国君的废立由卿大夫操纵。“权去公室,政在家门”。主宰国家命运的卿大夫为了争权夺利,又不断展开激烈的兼并战争,引起频繁的内乱发生。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140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下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

春秋时代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即奴隶社会瓦解的时期。以前由贵族阶级独享的文化教育,开始从王侯宫殿走向民间,从中原远播“荆蛮”。在经济领域,铁器和牛耕的出现,耕开了阡陌纵横此疆彼界的井田,个体农民的生产活力冲破了集体耦耕的奴隶制的束缚,“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剥削奴隶的劳役形式转变为小块耕作,交收定额租税的形式……一句话,是新登历史舞台的铁犁耕翻了奴隶社会和旧贵族的宫垣城墙!

齐桓公

伍子胥

华夏族

华夏族是汉民族的前身。先秦时期以夏、商、周族为主形成的民族,亦称“诸华”、“诸夏”。《左传·闵公元年》:“诸夏亲暱,不可弃也。”华夏之名起于上古,《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则析公为之也。”“华”意为“荣”(《说文·华部》),“夏”意为“中国之人”(《说文·文部》),“中国”即中原之意。夏、商、周族都起源于黄河中下游,主要活动范围在今陕西中部、河南、山东西部及河北、山西南部。西周时分别将周围居住的少数民族称为夷、戎、蛮、狄,中原民族则自称华夏。

周人所谓华夏,除自身外也包括了虞(舜)、夏、商三代的后裔在内,甚至有传说中黄帝帝尧的后裔在内,然而虞、夏、商的先祖都不是华夏,孟子说:“舜,东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离娄下》)司马迁说:“禹兴于西羌。”虞与夏的分布是一东一西,商与周的兴起也是一东一西。商人本出东夷,后来与东夷关系一直很密切。周人的戎狄身份也是无可讳言的,直至太王古公亶父“居岐之阳”,才从戎狄中分离出来。周有世代互婚的两大氏族:姬姓非戎即狄,可能是狄之近戎者;姜姓是羌,无疑属戎。

春秋时期“尊王攘夷”成了霸主事业的主要原则,于是夷夏之辨就义正词严了。以《左传》《国语》为例,华夏单称、连称以及诸华、诸夏、方夏、区夏、东夏之称,夷夏对举、戎华对举也屡见不鲜。以前的四夷似指四方之夷,到了战国时期则发展为夷分四类,东、西、南、北各代表一类民族,与中国或华夏对举。在春秋之际大都先后与之融合,成为汉民族的先民。

华夏族的形成是通婚、迁徙以至战争发展使不同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与联系的结果,落后者总是接受先进者的熏陶与感染,后起者对先进者总是即有因袭,又有变革。朝代的更迭,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的易位,是虞、夏、商、周四族汇合成为华夏的嚆矢。及至周灭商,又大封商人乃至虞夏的后裔,华夏族才算初具规模了。春秋早期,在华夏诸国看来,楚人的地位与蛮夷相去无几,甚至楚君也自称是“蛮夷也”。《史记·秦本记》说秦人先祖的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但秦人最初实为夷,而后徙入戎,终于化为夏。秦、楚以外,吴、越也是“夷狄”大国,燕、晋、齐的王室虽非夷狄,但因与夷狄比邻而杂有夷狄之风。总之,“攘夷”的结果,加速了夷狄的华夏化。上述楚、秦、吴、越四大国不必晚至战国,均已变夷狄为华夏了。战国之时,楚国把更多的蛮族,如濮人、蛮人、庸人、舒人等带进了华夏的领域,秦国则把更多的戎狄,如巴人、蜀人等带进了华夏的领域,其他接近边疆少数民族的诸侯国无不如此。于是,从族源上看,在华夏中间,蛮、夷、戎、狄的血统一应俱全了。华夏族形成、壮大的过程,便是蛮、夷、戎、狄同化、融合的过程。

一部先秦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国上古的民族形成史。说得更明确一点,则是华夏形成史或由夷变夏史。华夏是蛮、夷、戎、狄异化又同化的先进产物。

西施——中国第一美女间谍

西施,原名施夷光,约生于公元前506年春秋末越国苎萝(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西施有“沉鱼”之貌,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以至沉入水底。所以后世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吴王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与范蠡设美人计,“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越王宠爱的一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花了3年时间,教西施以歌舞、步履、礼仪等。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一举手,一投足,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给吴王夫差。西施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女间谍。西施到吴国之后,以美貌使吴王沉湎酒色,听信她的话,为越国灭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西施使吴王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败坏朝中风气。吴王夫差自从得到西施,对她宠爱异常,为求美人欢心,有求必应,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每日与西施戏水,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对朝中一些正直的大臣的劝谏不仅不理会,反而进行训斥驱逐,渐渐地大臣们都不敢说话了,朝中风气渐渐败坏。

其次,西施对吴王施加影响,大力耗费吴国钱财,削弱吴国国力。西施充分利用她对吴王的影响,积极配合越国行动。为了掏空吴国府库,耗尽吴国的财力,越国借口遇到灾荒,向吴国要求借贷10万石粮食。夫差拿不定主意,西施便趁机向吴王进言:“您平时总以英雄自诩,怎么连这么点事都决定不下来呢?各国之间本来就应该互相援助。一个雄才伟略的君主,应该有气量,胸怀宽广才是,对敌国尚且如此何况越国还是大王您的属国呢,越国的百姓还是您的臣民,难道您让自己的臣民活活饿死吗?”在西施的鼓动下,第二天吴王便下令借给越国10万石粮食。第二年,越国大丰收,便把粮食如数还给吴国,夫差见粮食如数归还,而且颗粒饱满,质量很好,便下令用这些粮食作吴国来年的粮种。谁知这些粮食在吴国种下去却是颗粒无收,吴国顿时陷入饥荒之中。他们哪里知道这些粮食在越国早已被越国人用水蒸过,越国想以此消耗吴国的财力,造成吴国饥荒,引起吴国混乱。

再次,西施挑拨吴国君臣关系,计杀大将伍子胥。虽然吴国府库空虚,军队战斗力减弱,但灭吴最大的障碍是忠心耿耿的伍子胥。伍子胥是夫差父子两代的功臣,文武兼备,在吴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伍子胥一直认为越国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屡次在夫差面前与太宰伯嚭争论对越国的政策。西施明白伍子胥是她和越国最大的威胁,此人不除,吴国就难灭。但要让伍子胥与吴王交恶并非易事,于是她便与吴王宠臣伯嚭联合起来,共同陷害伍子胥。当时越国在勾践治理下,国力日益增强,军队训练有素,吴王曾想要讨伐越国,正是在西施和伯嚭的花言巧语下吴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伯嚭和西施总说越国对吴国如何忠顺,对吴王绝无二心等等,吴王夫差对越国也逐渐失去了警惕,一心要攻打齐国。而这正中越王下怀,越王勾践希望吴国劳师费饷,进一步消耗国力,便趁机推波助澜,亲率官员前去朝贺,并赠送大批礼物,还表示愿意派3000甲兵随往出征。而伍子胥不同意打齐国,指出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可是夫差在西施和伯嚭的影响下早已听不进伍子胥的话,伍子胥只能无奈地叹道:“大王不听我话,再过三年,吴国就变成废墟了。”夫差听他口出怨言,很不高兴,回宫后给西施说起这事。一直以来西施利用各种机会,一遍又一遍地在吴王面前说伍子胥的坏话,这一次更是拿伍子胥鞭楚平王之尸的事进行挑拨。在西施一遍又一遍的撒娇中,夫差渐渐开始怀疑伍子胥的忠心来。而伯嚭趁机挑拨吴王和伍子胥的关系。他向吴王说:“伍子胥要谋反了。”原来伍子胥屡次劝谏吴王无效,知道吴国迟早要亡,自己虽然随时准备殉国,却爱子心切,便借出使齐国的机会,把儿子寄养在齐国的一个大夫家里,而齐国正是吴国的敌国,这便被当成谋反的证据。夫差听到报告后大怒,便派人赐给伍子胥一把宝剑,命他自尽。伍子胥死后,吴王宠信太宰伯嚭,朝政更加昏暗腐败,吴国的国力进一步削弱。至此,西施出使吴国的间谍任务已经完成,她为越国的胜利彻底扫清了障碍。

据说伍子胥临死时曾吩咐左右说:“我死后,你们把我的眼睛放在吴国的城门上,让我看到越军是怎样打进来灭吴的。”伍子胥的话不久果然应验了。公元前482年,勾践趁夫差率精兵北上,争夺霸主之际,命范蠡率军攻打吴国,一举攻占了吴国都城姑苏,俘获吴太子友。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践再次北伐,吴军虽然全力迎战,但吴国的精锐早已损失在往日的东征西讨中,两军交锋,吴军又惨败,越军将吴国都城姑苏团团围住,围而不歼,竟达3年之久。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日暮穷途,吴王派使臣跪行至越军大营,乞求罢兵言和,遭到勾践拒绝,夫差自杀而亡。

西施在越国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以美色迷惑吴王夫差,使吴王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大兴土木,耗费国力,并离间其君臣关系,导致吴国政局不稳,国力下降,成功地扮演了使者与间谍的角色。越国最后灭掉吴国,称霸诸侯,在一定程度上,与西施的牺牲和奉献是分不开的。她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美女间谍。对此,明朝的西施祠,有副“越锦何须衣义士,黄金祗合铸娇姿”的对联,以此来颂扬西施在兴越灭吴中的功绩。西施是一位成功的美女间谍,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谁也没有能在国王身边做间谍的经历,而又极其出色地完成使命,帮助越国灭了吴国。所以,她既是中国四大美女之首,又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美女间谍。

春秋战国时期皇帝列表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平王东迁王室衰微】

平王东迁

平王东迁

“平王东迁”是我国历史由统一的西周进入分裂割据和动乱混战的春秋时代的开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后,太子宜臼被拥立为王,就是平王。由于镐京被毁,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的卫护下迁都洛邑(今洛阳),建立了东周王朝。东周又分为两个阶段,即春秋和战国时期。平王东迁后,起初尚占有今陕西东部到豫中一带的地方,后来有些地方被秦、虢等国割去,周天子直辖的“王畿”又在戎狄的不断蚕食下,最后只剩下成周方圆一、二百里,即今天河南西部一隅的地盘。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见、述职。这时,王室内部也发生王位争夺和卿大夫专权的现象,王室衰微,政权下降。郑庄公为周卿士以后,虢公也为周卿士,因此发生郑虢争政。当时强大的诸侯,有齐、晋、楚、秦相继称霸,出现了所谓“政有方伯”的局面。同时,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了。过去以封建从属关系形成的统一纽带逐渐松弛,中原各诸侯国不再定期向天子述职和纳贡,周天子实际拥有的土地和人口很少,势力很弱,与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差不多,政治、经济上都必须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天子的威信也日益下降。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遂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但天子以“共主”的名义仍具有号召力,所以各强国就利用王室这个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争作霸主。郑国在春秋初年,就扮演了这个角色。

郑国

郑国,春秋战国时期重要诸侯国。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周厉王幼子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期,郑桓公身为周王室的司徒,看出西周马上就要灭亡,于桓公三十三年(公元前774年)将郑国迁移到东虢国和郐之间(今河南省新郑一带)。桓公三十六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杀死周幽王和郑桓公,桓公之子武公即位,继位的郑武公攻灭郐和东虢国,建立了实际独立的郑国,定首都为新郑。武公在位27年去世,儿子庄公登基。郑武公和郑庄公都是周平王手下的卿士,很好的控制了自己属下卿大夫的势力,在春秋初年,郑国非常活跃。甚至,一段时间之内,强大的齐国也对郑国俯首称臣,跟随郑国东征西讨。庄公时代郑国内部肃清了反对势力,外部灭了许国,败了宋国,还射中了周天子桓王的肩膀,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家,史称“郑庄公小霸”。后因内部争权事件不断,发展受挫。春秋晚期贤臣子产执政,郑国国势发展。进入战国,郑国内有君臣的权力角逐,外受韩国的不断蚕食,力量日益削弱。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率军攻占郑国,郑国灭亡,国土并入韩国

周郑交质

“周郑交质”是春秋初年周王室与郑国互相交换质子来取得互相信任的事件。西周后期,宣王封弟友于郑(陕西华县),就是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儿子武公灭了东方的两个小国,新建都城于河南新郑。武公的儿子庄公即位,在王室衰微,周天子没有力量继续维护统治秩序的情况下,庄公打起“以王命伐不廷”的旗号,联合齐、鲁稳定了东周的局面,但郑国想乘机独霸王室权力,与周天子的矛盾日益尖锐。平王时,王室与郑国已互不信任,互相交换质子(以儿子作为抵押),周平王保证不再削弱郑伯的权利,郑伯也不再威胁周王室,否则杀掉质子,兵戎相见,它表明周王室已失去宗主的地位了。《左传》隐公三年记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郑伯派祭足率师“取温之麦”,秋季又“取成周之禾”,遂“周郑交恶”。后来,周桓王上台,开始剥夺郑国的权力,郑伯非常不满,派人割了王室洛邑的庄稼,周郑“交质”发展到“交恶”的地步,尖锐的矛盾终于引起一场大战。

春秋五霸

孺葛之战

孺葛之战

孺葛之战是春秋初年,周王室与郑国在孺葛(今河南长葛县)的一场战争,是春秋时代第一次较大的战争。平王时,相继任用郑武公和他的儿子郑庄公为卿士。庄公打起“以王命伐不廷”的旗号,联合齐、鲁稳定了东周的局面,但郑国想乘机独霸王室权力,与周天子的矛盾日益尖锐。平王死后,桓王继位,欲解除郑庄公卿士的职务,另任用虢公为卿士,于是“周郑交恶”。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终于罢了郑伯,郑伯因而不朝,周桓王率王室军队和陈、蔡、卫等国军队对郑国进行讨伐,双方在孺葛(今河南长葛县)交战。桓王亲率中军,虢公林父率蔡、卫两国军队为右军,周公黑肩率陈军为左军,呈“鸟阵雁行”的阵势,突出中军。郑国采取“渔网之阵”,把主力放在左右两方,战车在前,中军居后。开战后,陈国由于内政动乱,士气不高,立即败逃,蔡、卫两国军队也无战斗力,一触即溃。郑国三军合围周王中军,王师大败,周桓王肩膀中箭。这一仗不仅打败了王师,更重要的是周天子的威严扫地,周王“受天有大命”,“辅有四方”的牌子被打碎,仅存共主的虚名。从此,周王室一蹶不振。中原各诸侯国不再定期向天子述职和纳贡,周天子实际拥有的土地和人口很少,势力很弱,与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差不多,政治、经济上都必须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天子的威信也日益下降。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遂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与此相反,郑国的地位比以前更加显赫,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家,郑庄公俨然成了春秋初年的霸主。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代先后出现的五位霸主。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480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140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下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称为“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是春秋时最先称霸的。齐桓公是公元前685年即位的。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他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由于齐桓公率兵击退戎族、狄族的进攻,又率齐、鲁、宋等八国之师破蔡伐楚,阻止楚军北进,他的威信由此大增。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订立盟约,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晋文公于公元前633年的城濮之战,采取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便选择战机的战术,命令晋军“退避三舍”,后撤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省憋县)全歼楚军。

城濮之战奠定了晋文公称霸的基础,晋文公成了中原第二位霸主。第三位称霸的是楚庄王。楚庄王是一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霸主。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北)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所以,在春秋五霸中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位作为春秋五霸是没有异议的。春秋末期,吴国、越国相继强大,争霸于东南。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进攻越国,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迫使越国屈服,接着又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夫差在黄池与诸侯会盟,争得了霸权,但吴国的霸业时间很短。越王勾践自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经过几十年努力,转弱为强,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滕县),成为霸主,时间也很暂短。宋襄公无才无能,假仁假义,迂腐不堪,根本就没有过称霸的经历,不是名副其实的霸主。对于秦穆公来说,他可以说是作为一个外邦少数民族的首领,按理就排不上“五霸”之一。

【齐桓公争霸】

齐国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是周王朝开国功臣姜尚的封国。在今山东省东北部,面临大海,都城设在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周公旦摄政时,三监作乱,淮夷叛周,周公命令姜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有了征伐权,成为周王朝东方大国。春秋初期,齐与主要竞争对手鲁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689年,齐襄公灭鲁的与国纪,扫除东面障碍。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公子纠奔鲁,公子小白奔莒。次年,无知被杀。鲁伐齐,欲纳公子纠,而齐高氏、国氏已召小白先入,击败鲁师,立为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国力富强,成为霸主。公元前656年,齐桓公联合诸侯之师侵蔡伐楚,与楚会盟于召陵。此后,齐桓公多次大会诸侯。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会鲁、宋、卫、郑、许、曹于葵丘。齐桓公霸业达到顶峰。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卒,齐从此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89年,齐、晋大战于鞍(今山东济南),齐大败。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国,疆土扩大到山东东部。疆域东到海,西到黄河,南到泰山,北到无棣水(今河北盐山南)。春秋末年,齐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抒杀庄公,立景公。景公时,陈桓子施惠于民,民归陈氏,陈氏因而强大。公元前532年,陈桓子联合鲍氏攻栾氏、高氏,栾施、高疆奔鲁。公元前488年,陈僖子联合鲍氏立公子阳生为齐悼公。悼公在位4年,被杀,阚止为政。公元前481年,陈成子杀阚止,专齐政。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天子封为齐侯,完成了田氏代齐的过程。

齐桓公首霸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霸,名小白。齐桓公少年时,齐襄公诛杀无度,鲍叔牙护卫小白避到侣国。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不久自己又被渠丘大夫雍禀所杀。鲁国派大军护送公子纠回国争位,并派管仲截杀小白,小白中箭装死,迷惑了公子纠,等公子纠回到齐国时,小白走捷径已赶到齐国立为国君,即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利用管仲进行改革,对外以“尊王攘夷”为旗帜,争取同盟军,得到周天子的信任。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北杏(今山东东阿县)会盟诸侯,即九合诸侯,这是齐桓公第一次会盟诸侯。当时北方山戎和狄族势力向南发展,经常侵扰燕、邢、卫等国。公元前661年,齐桓公联合燕国打败山戎,又联合宋、曹等国制止了狄人的扰害,“存邢救卫”,从而提高了齐国在中原各国的威信。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八国军队进攻楚国的盟国蔡国,蔡国军队望风而逃,于是齐军乘胜进军楚境,楚国不敢与齐国交战。楚成王一面亲率大军迎战,一面派大夫屈完与齐讲和,齐桓公派管仲以周王室代言人的口气责备楚国,制止了楚国对中原的进攻。齐桓公还平定了周王室的内乱,扶持周襄王即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诸侯,各诸侯国君主和周天子的使臣参加,正式承认其中原霸主地位。这是齐桓公霸业的顶峰。

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是春秋前期,齐鲁两国在长勺(今山东曲阜北)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中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鲁庄公闻报,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一决胜负。两军列阵毕,鲁庄公欲先发制人,被曹刿劝止。齐军见鲁军按兵不动,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动进攻,均未奏效。鲁军利用齐军三鼓而气衰的有利时机,一鼓作气,迅猛英勇地冲向敌人,冲垮齐军的车阵,大败齐军。曹刿判明齐军确实败溃,这才建议鲁庄公实施追击。鲁军取得了长勺之战的最终胜利。此役虽然规模不大,但鲁庄公听从谋士曹刿的建议,在作战中遵循后发制人、敌疲我打、持重相敌的积极防御政策,正确选择战场,适时反击,一直为历代兵家所称道。

【晋文公争霸】

晋国

晋国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缗侯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到晋文公时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命为霸主。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当时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后来晋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而任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中行、智、韩、赵、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哀公四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又共灭智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九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废静公,建立近700年的晋国灭亡。

骊姬之乱

骊姬之乱

骊姬之乱是晋献公的夫人骊姬制造的一场内乱。晋献公娶了6个妻子,生了5个儿子,齐姜生了太子申生,戎国大戎狐姬生了重耳,她妹妹小戎子生了夷吾,骊戎族人许配了骊姬给晋献公,她生了奚齐,她陪嫁妹妹生了卓子。骊姬受到晋献公的宠爱,她希望立自己生的奚齐为太子,让他继承君位。公元前656年,骊姬施展阴谋陷害太子,骊姬在酒肉里偷偷地下了毒,让太子申生到曲沃去祭祀已故母亲,并把拜神的酒肉拿回来送给献公。晋献公把肉给狗吃,狗被毒死了,以为是太子想谋杀他。太子逃回曲沃,晋献公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二月十七日,在曲沃太子被绞死。骊姬野心勃勃,又挑拨献公陷害太子的弟子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逃到国外,其他公子相继被逐,骊姬子奚齐被立为太子。公元前651年9月,献公死,奚齐被立为君。不久,晋国大夫里克杀了刚刚即位的奚齐,荀息立奚齐的弟弟卓子为君主。一月后,里克又杀了卓子。骊姬制造的这一祸乱,献公的儿子和一些大臣被杀或逃亡,使一度强盛起来的晋国再度衰弱下去。

晋文公

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名重耳,献公之子。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年在位。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大军送流亡在外19年的公子重耳回国即位的同时,秦国又派公子挚到晋军中做瓦解工作,秦、晋两军迅速攻占晋都。这时,晋国的国君晋怀公被杀,重耳即位,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在平定内乱后,整顿内政,扩充军队,使国力日益强盛。晋文公的霸业,主要有两件大事。一是“勤王”。公元前635年,周王室发生了王子带之乱,周襄王出居郑避难。晋文公出兵杀了王子带,又平定了周王室的内乱,迎周襄王复位,晋文公在中原诸侯中的威望更高了。二是城濮之战。自齐的霸业衰退后,楚国又成为中原的强大力量,晋与楚争夺霸权的斗争就成为迫切的任务,最紧迫的问题是扩充军队。公元前633年,晋国把军队扩大到三军,又确立了军中元帅的建制。在上、中、下三军中规定统帅中军者地位最高,即是中军之长,又是三军的统帅,故称为“元帅”,这是我国历史上元帅一词的最早使用。这样,野心勃勃的晋文公要称霸中原,就必须把打击的矛头指向楚国,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晋文公成为霸主。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是春秋中期,晋楚两国为争夺霸权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临濮集)进行的一次重要战争。齐桓公死后,齐不能继续维持霸业,而南方的楚国则日益强盛。楚成王想乘机取代齐桓公而成为霸主。当时,北方的晋国在晋文公治理下也日益强盛,晋文公平定王室内乱后,亦欲进入中原争霸。公元前633年冬,楚成王率陈、蔡、郑、许等国军队围宋,宋向晋告急。次年,晋联合齐、秦以三军之众和兵车700乘进攻楚的盟国曹、卫以救宋。楚遣使到晋,表示愿解宋围,并要求晋国同时退兵。晋不但不退兵,并唆使曹、卫背楚从晋,激怒了楚成王。楚国派令尹子玉率军北上,与晋决战。决战开始时,楚军占优势,晋军为了争取主动,晋文公下令晋军“退避三舍”(90里)之地,退到卫国的城濮,选择有利地形以便集中兵力与敌决战。决战开始后,晋军首先向楚薄弱的陈、蔡右翼军冲击,楚右翼军崩溃;然后晋军中军后撤,迷惑楚军,下军伪装逃跑。楚左翼军出击,晋军以主力拦腰截击,楚军遭晋军夹击,左翼军全部被歼灭,晋军大胜。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最大的一次战争,使楚国北上遭受到第一次沉重打击,有力地阻止了楚国的北上。从此,中原小国摆脱了楚国的控制,归附了晋国。所以,城濮之战奠定了晋文公的霸业,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在践土同齐、鲁等八国结盟,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践土之盟是诸侯国承认晋文公霸主地位的标志,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崤之战

崤之战是春秋中期,秦晋之间为争夺霸权在崤(今河南渑池西)进行的一场重要战争。春秋中期,秦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乘晋文公刚死还未下葬之机,企图插足中原,派军偷袭郑国,遇郑国商人弦高,弦高假借国王名义犒老秦军。秦以为郑国有备,灭晋盟国滑国(今河南偃师县南)后回师。秦军重返崤山,因去时未通敌情,疏于戒备。晋对秦东进政策一向怀有戒备心理,抱着“敌不可纵,纵敌患生”的态度出兵截击秦军。晋军利用地形设伏待敌,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域,立即封锁峡谷两头,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着丧服督战,将士个个奋勇杀敌。秦军毫无防备,全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被压缩在狭小的山谷,犹如瓮中之鳖遭到晋军与姜戎的夹击,秦军全军覆灭。秦军主帅孟明视、西乞、白乙等三将被俘。崤之战晋军大胜,从而遏止了秦穆公东进,争霸中原的企图。

邲之战

邲之战是春秋中期,晋楚争霸中原的战争,因楚军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或说河南郑州北)大败晋军而得名。楚庄王平定了内部叛乱后改革政治,使国力大振,楚国在江淮流域的势力逐渐巩固后,便再次北伐。公元前598年,楚庄王伐陈。公元前597年,楚庄王攻郑,郑国向晋国求救。晋为了维护霸业,派荀林父率军救郑,闻楚已降服郑,郑伯肉袒与楚结盟。晋军与楚军大战于,郑新降楚,反助楚攻晋。晋中军元帅荀林父率军救郑,但内部对和战久议不决。主战的中军副帅先穀不听指挥,率其部渡过黄河,驻扎在敖、鄗二山(今河南荥阳北)。先穀的主张得到中军大夫赵括、下军大夫赵同的支持。想作公族大夫未达目的的魏錡,与请求为卿未能如愿的赵旃,企图使晋军失败以泄私愤,便擅自向楚军挑战。楚庄王接受魏錡、赵旃的请战,率军迎战。楚庄王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迅速接近晋军,展开进攻。晋军主帅荀林父本来没有同楚军决战的思想准备,见楚军大军压境,惊慌失措,忙下令撤退,晋军争相夺船渡河,先上船的用刀砍断攀舟之人的手,争相逃命。之战以晋国的惨败而结束,邲之战也是晋国在同楚国争霸中最大的一次惨败。邲之战后,楚庄王饮马黄河,雄视北方,一些小国相继依附楚国,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

【晋与齐楚争霸】

鞍之战

鞍之战是公元前589年晋齐在鞍(今山东济南附近)进行的一次争霸战。春秋中期,随着晋的霸业的中衰,和晋一向站在一边的齐,渐渐对晋产生了蔑视的态度。齐顷公即位,想重振齐国。这时,晋使郤克来齐,他脚跛,齐顷公的母亲、夫人、妃子在帏后偷看,不觉发笑,郤克引以为耻。公元前589年,鲁、卫两国因不堪齐的侵伐而向晋乞师。因此,为惩戒叛逆,震慑诸侯,复兴霸业,晋景公命中军元帅郤克率上、中、下三军战车800乘,会同鲁、卫、曹及狄人的军队进攻齐军。晋军和鲁、卫等国的军队与齐军在齐国的鞍决战。战前齐顷公非常骄傲,夸口“我先要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战马没披甲就冲出阵前。齐顷公手下逢丑夫作战很勇猛,战斗一开始,就射伤晋军主帅郤克,郤克受伤后仍坚持指挥,晋军奋勇作战,齐军被打得大败,齐顷公被晋将韩厥俘虏后逃走。齐顷公被迫向晋国求和,归还侵占的鲁、卫领土,晋国得到了齐国的大批财物。晋郤克不许,坚持一定要齐顷公的母亲肖同叔为质,并迫使齐国“尽东其亩”,把田间道路改为东西方向,以便于晋国军队向东开进。齐据理力争,不肯答应,晋最后只好让步。这次战役的结局表明,晋仍是强大的,晋挽回了邲之战后的颓势,重新取得了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齐企图代替晋的霸主地位是难以实现的。

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是春秋中期,晋楚为争霸中原在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进行的一次争霸战。楚共王屡屡向晋的霸主地位进行挑战。公元前576年,楚军攻郑、卫,郑、卫被迫背晋归楚。晋为维护霸业,晋厉公于公元前575年兴师讨伐背晋的郑,郑国向楚国求救。楚共王率军救郑,双方在鄢陵交战。楚军采用以往的策略,先发制人,在黎明时突然逼近晋军营垒。晋军填井平灶,疏散行道,列队迎战。由楚逃晋的苗贲皇献计晋献公。他认为楚中军兵力强大,左、右军兵力薄弱,应首先改变晋军中、下军严整的军容,诱使楚左、右军进攻晋中军。这时,晋中军先分兵进击楚左、右军,待其陷入包围时,再有上、下军配合中军聚而歼之,然后集中上、中、下军共击楚国精锐的中军。晋厉公听从了苗贲皇的计谋。楚共王见晋军兵力薄弱,遂率中军进攻,遭到抗击。在激战中,晋将射中楚共王的眼睛,晋军乘势猛攻楚左、右军。激战自凌晨至暮,晋军很快把楚军逼到危险境地,楚军伤亡惨重,只得暂时收兵,在夜间补充兵力,准备鸡鸣再战。后因主帅子反酒醉,不能商议军机,楚共王乘夜幕掩护,带楚军离开战场,晋军大胜。子反因贻误军机自杀。鄢陵之战是继城濮之战后,晋国对楚国的第二次大的胜利,从而阻止了楚国的北上。晋军创造的攻弱避坚的战术,成为古代战争中的著名范例。

平阴之战

平阴之战

平阴之战是春秋中期,晋齐之间为争霸中原在平阴(今山东平阴)进行的一次争霸战。公元前557年,晋悼公病逝,其子平公继位。齐国乘晋君初立之机,与楚通使交好,并兴兵攻打鲁、卫、曹等中原盟国,意欲代晋称霸。为巩固中原联盟,维护霸业,晋平公亲自领兵出征。公元前555年,晋、鲁、宋、卫等十二国军队联合伐齐,深入齐国。齐灵公率军在平阴迎击。晋平公率诸侯联军兵分两路,以主力攻打平阴之齐军,余部经鲁、莒国境,越沂蒙山奔袭齐都临淄。联军主力在平阴展开攻坚战,齐守军死伤甚众,战斗中晋军战车后拖着树枝扬起尘土,迷惑齐军,齐灵公见晋军如此之多,非常惊慌,在夜幕掩护下带领齐军悄悄逃走。晋军和鲁军尾追齐军,进而将齐都临淄围住,晋军一直打到齐国东面,齐国惨败。联军采用的正面强攻与迂回包抄相结合,及虚张声势等作战指导方针,突出地体现了春秋时期军事的发展。平阴之战是晋国继鞍之战之后对齐国的又一次胜利,也是晋国对外战争的最后一次重大胜利,是晋国霸权的落日余晖。

秦国崛起和秦晋之好】

秦国崛起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嬴姓(少昊氏之后)。传说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汧、渭之会”(汧、渭二水交会处)的秦。从此非子这一支遂以秦为氏,作为周朝的附庸。周厉王时,西戎攻灭非子后裔。周宣王时,以非子曾孙秦仲为大夫,伐戎不胜,死于戎。秦仲秦庄公始破西戎,收复西戎丘而居之。庄公子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当时秦的国都在西犬丘,襄公为第一代国君。秦的疆域最初在今天甘肃东南和陕西省西部的渭水流域,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后逐渐并灭今陕西、甘肃境内的西戎各部,沿渭水东进。逾黄河和崤函之塞,进攻三晋;逾今陕西商洛地区进攻楚;逾今陕西汉中地区,进入巴蜀,并从巴蜀进攻楚。春秋早期,周人退出今陕西境内后,秦致力于东略伐戎,收复周故地。公元前762年,秦文公收复“汧、渭之会”,又迁都于秦。公元前750年,秦文公扩张至岐(今陕西扶风、岐山一带),收周余民。公元前677年,秦德公迁都雍(今陕西凤翔东南),秦国在雍建都近300年。秦穆公时利用晋国发生的“骊姬之乱”,秦方参与中原争霸,曾夺取晋的河西地。但晋文公即位后,晋逐渐恢复强大。公元前627年,晋于崤之战打败秦军,遏制了秦东进的势头。秦穆公遂用由余之谋“益国十二,拓地千里”,称霸西戎。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秦穆公后,秦、晋长期争夺河西之地,秦胜少败多,逐渐处于劣势。秦哀公时,晋公室衰落而六卿强大,两国之间的争夺暂时有所缓和。

秦晋之好 五羊大夫

秦晋之好是秦国和晋国之间通过联姻结成联盟的历史事件。秦穆公为求将来做霸主,巴结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向晋献公求婚,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并把百里奚作为女儿的陪嫁奴隶送往秦国,结成秦晋之好。所谓“秦晋之好”只不过是暂时的相互利用,亲上加亲,是为了日后的伺机反噬创造条件。“秦晋之好”也只不过是一句好听的外交辞令!秦晋虽未结成百年之好,但更为重要的是秦穆公得到两位有才干的人——百里奚、蹇叔。

秦晋之好 五羊大夫

百里奚原是虞国大夫。公元前655年,虞国被晋国所灭,百里奚和虞君都当了晋国的俘虏,成了奴隶。这时,秦穆公向晋献公求亲,晋献公就把女儿嫁给他,同时把百里奚也作为陪嫁的奴仆之一送往秦国。百里奚不甘心做奴隶,就在半路上逃跑了,可又被楚人捉去,成了楚国的奴隶。秦穆公听说百里奚是个有才干的人之后,决心把他追回来。他怕用重金去赎会引起楚国对百里奚的重视,就用五张羊皮把他作为逃奴赎回来。秦穆公封百里奚为大夫。故百里奚被称为“五羊大夫”。百里奚推荐蹇叔一起辅佐秦穆公,使秦国很快强盛起来。秦孝公时赵良说:“五羊大夫相秦六七年,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楚国之祸。五羊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

弦高犒师

弦高犒师

弦高犒师是春秋中期郑国商人弦高挽救自己国家免受战争之祸的爱国主义的行动。公元前628年,晋文公死,秦穆公以为东进时机已到,召集大臣们商量怎样攻打郑国。两个经验丰富的老臣蹇叔和百里奚都反对。蹇叔说:“调动大军想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怎么能够取胜;而且行军路线这样长,还能瞒得了谁?”秦穆公不听,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大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300辆兵车,偷偷地去打晋国的属国郑国。秦军进到滑国(今河南偃师县)时,在洛阳做生意的郑国商人弦高,一面冒充郑国派来的使者,给秦军主将孟明视送上4张上等羊皮和12头肥牛,一面秘密派人到郑国报告消息。孟明视等认为郑国已有准备,偷袭不可能,于是顺便灭了滑国而西归,使郑国免去一场灾难。

【秦穆公争霸】

彭衙之战

彭衙之战

彭衙之战是春秋中期,秦晋之间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县)进行的一场战争。公元前625年,秦穆公再次命孟明视领兵攻晋,欲报两年前崤之战之仇。(孟明视在崤之战被晋国俘虏,因晋襄公的母亲是秦国人,她让晋襄公放回被俘的孟明视等秦国三将。)晋襄公率军迎战。这时,晋国是先轸子先且居为中军元帅,做了充分准备,两军在彭衙交战,晋将狼晖首先率众冲入秦军阵地,打乱了对方阵势,晋军随后掩杀过来,秦军大败而逃。晋人讥笑秦国说:“这是一次拜赐之师”。同年冬,为进一步遏制秦国势力东进,以巩固晋之霸主地位,晋襄公命大夫先且居率军联合宋、陈、郑军再度攻秦,相继攻克秦邑汪(今陕西澄城西)及彭衙后撤兵。彭衙之战是晋军继崤之战后对秦作战的又一次胜利,秦国进攻中原的意图再次受挫,但秦穆公复仇之心并未停止,秦、晋之间的较量还在继续。

济河焚舟

“济河焚舟”是春秋中期秦晋之间的又一次争霸战。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厚待孟明视,不计较孟明视两次率军失败的前嫌,亲自与孟明视率领秦国大军进攻晋国。当秦军渡过黄河后,秦穆公下令把所有的船只烧毁,表示不取胜不回国,以激励将士,秦军士气大振。晋军见秦有决一死战的决心,不敢应战。秦军一举攻下晋国两座城池,“晋人皆守城不敢出”。秦军掩埋3年前崤之战中败亡将士的尸骨,秦穆公深深自责的诚实精神感动了秦军将士。“济河焚舟”也是秦军报崤之战、彭衙之战之仇,打败晋军的一次著名战役。“济河焚舟”为秦势力的恢复和秦霸西戎奠定了基础。“济河焚舟”也成为一个典故。“济河焚舟”与项羽“破釜沉舟”和韩信“背水一战”都与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这次战争秦国虽然取得胜利,但是秦国力量终究不如晋国,特别是晋国占领了被称为“桃林之塞”的秦国门户(今河南灵宝县,西接陕西潼关界,这就是后来秦国的函谷关),秦国东进的道路被晋所扼。秦穆公乃向西方狄戎地区发展,遂霸西戎,“兼国十二,开地千里”。

秦霸西戎

秦霸西戎是秦国经过多年与晋国的较量东进受阻后,专力向西发展的军事行动。秦原来居于今陇东,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护送平王有功而被封为诸侯,占有西岐之地,于“汧渭之会”(今陕西眉县)营建城邑,并且“初有史以纪事”,同时,开始筑畤。畤,就是殷商人所谓“社”。秦是在戎狄的包围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这就是说秦已自承他是周的继承者了。周王室虽然东迁洛邑,但当地还有许多周的“余民”居住着。在公元前8世纪初,秦又进一步向东发展,已渐渐到了岐东。公元前697年,武公立,伐彭戏氏,至于华山。公元前688年,又伐邽冀戎,约在今甘肃天水附近。这样秦向东发展的同时,又向西北发展。这时秦在占领区已实行县制。秦穆公时秦国逐渐强大,开始参加华夏族诸侯的争霸战争与会盟。秦和晋通婚,故关系较密切,两国又因接壤而经常有矛盾。在晋文公卒后,秦穆公乘晋丧派兵袭郑,后因郑有备而退回,但在行经今河南渑池、洛宁一带时,遭到晋伏兵的狙击,秦师全军覆灭,三帅被俘。此后,秦不断和晋较量,但把重点放在向西发展上。百里奚去世后,秦穆公用计把投奔到戎人中的晋国人由余招做谋士,由余长期生活在戎狄,对戎狄的情况很了解,他的计策穆公很重视。于是秦国乘戎族“没能相一”的有利形势,进军戎地。《左传》说:“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穆公对西方的经营,把一些少数民族统一起来,置于秦的先进文化之下,加速了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西北地区的开发有重大的贡献。这样,秦穆公成为西戎的霸主。

宋国和楚国】

宋国

宋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现在河南商丘一带,都城商丘。周公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丘,国号宋,统治原商都附近的殷商遗民。春秋时,宋襄公企图继承齐桓公的霸业,结果宋、楚泓之战宋襄公实行不切实际的“仁义”,结果被楚军打败,宋襄公也因伤重身亡。宋襄公图霸失败后,晋国成为华夏诸侯承认的霸主。城濮之战,就因楚成王围宋,宋求救于晋而发生的,结果晋胜楚败,宋倾向于晋国。以后北方晋国和南方楚国争霸时,宋国夹在中间,战事连年不断。80年间,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战争。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因为和晋楚两国令尹有私交,倡议弭兵,最终得到响应。在宋国召开十国参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国有了10余年的和平时期。但是,宋国内部权力斗争不断。战国时期,宋国同齐国发生卿大夫夺权事件,子姓的宋桓侯由戴公后裔戴族的司城子罕所取代,成为了宋国国君。公元前318年,宋君戴偃称王,是为宋康王。宋康王实行政治改革,宋遂强盛起来,东败齐,南败楚,受到齐、楚大国的嫉恨。后国内乱,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国所灭。

楚国

楚国,又称荆、荆楚。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姓芈,熊氏,始祖为季连。季连之后曰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其曾孙熊绎于周成王时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今湖北秭归)。西周初年诸侯会盟时楚王不能入席,楚国的先王乘柴车(筚路),穿着破衣服(褴褛),还经常受周王室的讨伐。公元前740年,楚武王之子文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国势更加强大,江汉一带的小国都畏惧楚国。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时,已经“楚地千里”。公元前706年,不满自己国大爵小的楚君熊通率兵征讨随国,迫使随侯投降。公元前704年,熊通自称为王,是为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庄王时,势力达到顶峰。楚庄王武功彪炳,励精图治,选拔孙叔敖施行文冶,使楚国经济繁荣、文化鼎盛。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爆发城濮之战,晋国先退避三舍诱敌,一举击败强大的楚军,挫败了楚国北进的势头。楚国虽遭此败,但元气未伤,仍然不断攻城略地。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征伐陆浑之戎(今洛邑西南),派人向周天子问九鼎之轻重,即问鼎中原。公元前597年,楚围郑,迫郑降,晋派兵救郑,两军于邲会战,晋大败。此后,陈、蔡、许、郑俱从楚。公元前594年,楚围宋,宋告急于晋,晋不能救,宋遂与楚言和,尊楚。

这时中原各国除晋、齐、鲁之外,尽尊楚庄王为霸主,从而确立了楚庄王在春秋五霸的历史地位。但是晋国国势犹不可忽视,晋、楚双方形成南北对峙、各霸一方。楚共王时,楚的势力有所衰落。公元前575年,晋败楚与于鄢陵。公元前546年,宋国执政向戌倡议弭兵,奔走于晋国执政赵武和楚国令尹子木之间,使晋、楚、齐、秦、宋、鲁、郑、卫、陈、蔡、曹、许、邾、滕等十四国于宋召开弭兵大会,签订盟约,规定除齐、秦等大国外,小国须既朝晋又朝楚,尊两国为共同霸主。史称“向戌弭兵”。春秋晚期,楚长期内乱。平王暴虐,夺太子建妇,杀伍奢伍奢子伍尚,伍奢子伍子胥奔吴。公元前506年,吴国君主阖闾孙武、伍子胥率军攻打楚国,楚国大败,几乎灭亡。公元前479年,楚国灭陈。战国早期,楚惠王再度灭蔡,占领淮水流域。楚悼王时用吴起变法,南收扬越,占领洞庭、苍梧,楚复强大。战国中期,楚威王败越,越从此破散。楚怀王时,楚与齐纵亲。公元前318年,魏、韩、赵、燕、楚等国合纵攻秦,以楚怀王为纵长,不胜而归。楚与秦的战争中楚国屡败,楚怀王后来死于秦。战国晚期,楚背齐合秦。公元前301年,齐联合韩、魏攻楚,大败楚军于垂沙。楚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拔郢,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公元前253年,楚迁都于巨阳(今安徽太和东南)。公元前233年,秦将王翦破楚,楚国灭亡。

【楚庄王争霸】

泓之战

泓之战是春秋中期,楚宋之间在泓水(今河南拓城县北)进行的一次著名争霸战。宋襄公是一个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而终于失败的人。当他在位的时候,宋与郑都相当强大,但毕竟土地少,人口少,要想使整个中原诸侯都听命于他,是很困难的。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举行鹿上至盟(今安徽太和)。公子目夷说:“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乎!”他已经感到亡国之祸快要发生了。公元前638年,宋攻郑,楚以救郑为名,进攻宋,两军战于泓水(今河南拓城县北)。楚军强大,宋襄公却强调以“礼”治军,坚持讲“仁义”。战前,宋军已列阵,而楚军正在渡河,宋司马公子目夷见敌众我寡,建议出击,宋襄公以不可击半渡之敌为由不允许出击。须臾,楚军渡过泓水,然尚未列好阵势,目夷再次建议宋襄公趁敌立足未稳下达进攻命令,宋襄公又以君子不宜攻击不成阵的敌人为由而回驳。等到楚军全部过河列好阵势,准备就绪后,宋襄公才下令攻楚,结果弱小的宋军不是楚军的对手,宋军死伤很多,护卫宋襄公的卫士随从全部战死,宋襄公的腿也受了重伤。泓之战标志着商周以来以“成列而鼓”为主要特色的“礼义之兵”已经寿终正寝,新型的以“诡诈奇谋”为主导的作战方式正在崛起。泓之战使宋国损失惨重,国势从此一蹶不振,这是对宋襄公假仁假义之流的极大嘲讽。战后,楚国势力进一步向中原扩展,春秋争霸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是有关楚庄王即位后的故事。楚庄王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在位。楚庄王即位时,国内的贵族斗争使他不能掌握国政,加之接连发生天灾,国内经济困难,周围的群蛮、百濮和庸人都趁机骚扰,形势严重。据说楚庄王即位后,3年之中不务政事,终日郊游围猎,沉湎声色,“左拥郑姬,右抱越女”,日夜作乐。曾下令国中“有敢谏者死无赦”。成公贾以鸟比喻:“南山有一鸟,三年不飞不动也不叫,是什么鸟”?庄王回答“此鸟不飞则矣,一飞冲天,不鸣则矣,一鸣惊人”,于是庄王随即上朝理政。这是庄王采取外昏内智的策略,使矛盾暴露,洞悉忠奸,为整顿朝政做准备。“于是乃罢淫乐,听政。”楚庄王任用鄙人出身的孙叔敖为令尹,任用贤能,讲求得失,整顿国政,发展生产,迅速平定了国内贵族若敖氏的叛乱,又用武力平服了百濮、群舒,国人大悦。从而为楚国的争霸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07年,晋国联合宋、卫、陈三国准备攻郑,楚国将军队开到郑国国都等待晋军,晋军元帅赵盾率四国联军不敢与楚国交锋就退了回去,楚庄王这只“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问鼎中原

“问鼎中原”是楚庄王觊觎中原欲取代周天子的借口。楚庄王即位后,整顿内政,强化军队,决心与晋国争霸中原,楚军两次与晋军较量都占了上风,楚庄王就更加大胆地向北推进。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接着率军北上,把军队开到周王室的国土,观兵于周疆,耀武扬威,以显示力量。楚军到来,周天子被迫派大夫王孙满为楚庄王举行慰问欢迎之礼。见面时,庄王乘机问王孙满周王室象征王权的九鼎之大小轻重。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的问鼎中原则有恣肆其强横,俨然欲取周天子而代之的架势。因此,王孙满指出统治天下靠的是道德,而不是鼎。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九鼎是大禹治水时,用九州进贡的铁铸成的,是九州的象征,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它标志着天子的尊严,象征着王位的神圣,从来都是奉若神明,不容许任何人过问。楚庄王一听王孙满的话强硬,知道周王室尚未可轻视,便班师回国。楚庄王“问鼎中原”,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政治野心,结果遭到周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

【晋楚争霸】

鞭长莫及

“鞭长莫及”是楚晋两国争霸中原,晋国惧怕楚国不敢与之交锋的托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访问齐国,途中必经宋国。按理来说,经过宋国应事先通知宋国,然而楚庄王自恃楚国为大国,不把宋国放在眼里,就没通知宋国。宋国国君知道了后,十分气愤,将申舟扣留下来,将之杀害,并随时迎接楚国的进攻。楚庄王得知消息后,果然派兵进攻宋国,并将宋国都城睢阳团团围住。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楚国也未能取胜。第二年春,宋国派大夫乐婴向晋国求助。晋景公决意出兵救宋。晋国大夫伯宗以为不可。曰:“古云:‘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今楚正获天佑,未可争锋,晋国虽强,能违天意乎?”认为楚国是攻打不得的,我们就好比马鞭子,鞭子虽长只能打到马屁股而不能打到马肚子一样,晋国“鞭长莫及”。成语“鞭长莫及”就出于此。这是邲之战后晋国惧怕楚国,不敢与之交锋的托词。与晋国相反楚国则更加强大,宋、郑等国都屈服于楚。公元前589年,楚国在山东会盟诸侯,有十二国参加,西边的秦国,东边的齐国等大国都到会,楚庄王成为霸主。这是春秋以来参加国家较多的一次会盟,是楚国势力发展壮大的一个标志。

弭兵之会

“弭兵之会”是由宋国执政华元发起的会议。宋国地处晋、吴、齐、楚的交通要道,首尾两端,吃尽了大国的苦头。而晋、楚两国皆因内争外患而筋疲力尽,于是再由宋国发起弭兵运动。“弭兵之会”前后有两次,第一次是公元前579年,晋、楚在宋相会,订立彼此不使用武力,互相帮助,共同讨伐违命反抗的诸侯的盟约,暂时休战。3年后,楚国首先撕毁盟约,北侵郑、卫。公元前575年,晋、楚鄢陵之战,楚大败。第二次“弭兵之会”是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看到晋、楚两国都不想打仗,向戌与晋、楚两国的当权者赵武和子木是好朋友,他想利用这种关系,在诸侯间发起弭兵运动。向戌奔走于晋、楚和各诸侯国之间,取得了各诸侯国的同意。同年5月至7月,在宋都(今河南商丘)举行有十四国家参加的弭兵大会。秦国虽然同意弭兵,但没有出席会议。在会上,楚国首先提出“晋、楚之从相见”的要求。除齐、秦两大国外,原来晋国、楚国的属国,现在变成晋、楚双方共同的附属国,对两国尽同样的义务。由于原来从属于晋国的诸侯国占多数,这就使晋国吃了亏,楚国还是占了便宜。在会上晋、楚两国争当霸主,吵得很激烈,最后晋国做了让步,让楚国做了盟主,才结束了会议。“弭兵之会”是在晋、楚两大国势力均衡的情况下产生的。会盟之后晋、楚两国40多年没发生大的战争。战争的中心便由中原移到东南地区的吴、楚,吴、越之间。“弭兵之会”也是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一个转折,即大国争霸征战有所缓和。

白公胜之乱

白公胜之乱

白公胜之乱是春秋后期发生在楚国的一次内乱。白公胜,原名公子胜,父亲是楚平王的世子太子建。公元前523年,楚平王为太子建娶媳妇,平王看到从秦国接来的新妇很美,平王就自己娶了,又造谣说太子同其老师伍奢谋反。太子建遭谗被废,驱逐到郑,后来答应晋国做内应攻击郑国,被郑定公杀死。白公胜逃到吴国。楚惠王时,白公胜回国,为巢大夫,号白公,一心为父报仇,积极争取支持者。公元前479年,吴国攻打楚慎邑(今安徽颍上北),白公胜率军在慎邑击败来犯的吴军,缴获大批军械辎重。还到别国抢了些宝贝,然后回军上报道:“我军打了大胜仗!”同年7月,以献战利品为名,带兵入郢,楚王不知底细,就让白公胜带着兵进了楚庭。白公胜杀楚国大臣子西、子期,劫走楚惠王,史称“白公之乱”。白公胜欲立子启为楚王,子启不肯接受王位,被杀。白公胜自立为王。随后,楚国大臣公子高闻白公胜作乱,率方城外之军前来镇压。由都城北门而入,率军打败白公胜,白公胜逃到山中,自缢而死。白公胜弟王孙燕也逃奔至吴国。

【楚国衰落和伍子胥奔吴】

吴楚争霸

伍子胥奔吴是春秋后期发生在楚国的一件大事。伍子胥是楚国大将伍奢之子。伍奢是太子建的太傅,因太子建事遭馋。公元前522年,伍奢、伍尚父子在楚国郢都遇害,权奸费无极派人追捕伍奢之子伍子胥。伍子胥在到宋的路上遇到逃亡的楚太子建,便同太子建由宋奔郑,再到郑到晋。晋顷公想以太子建为内应而灭郑,许以郑封太子。事泄,郑定公与子产诛太子建。伍子胥与太子建的儿子白公胜奔吴。相传伍子胥行至昭关(今安徽含山北),几为官吏所捕。伍子胥到吴都,披发赤足涂面行乞于市上。吴人告诉了吴王。因公子光求见吴王,察公子光有异志,进专诸于光,自己退耕于野。后专诸刺杀吴王僚,公子光即位,即阖闾。伍子胥决心为父兄报仇,帮助吴王阖闾进行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改革。内容包括建造城郭,设立守备,充实仓廪,整顿库兵,发展了吴国的势力。公元前506年,伍子胥与孙武攻楚,五战五捷,攻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楚昭王仓皇逃走。伍子胥鞭楚平王之尸以报父兄被杀之仇。后佐阖闾子夫差南败越国,北败齐国。可以说伍子胥在吴的功业达到了顶点。吴太宰嚭与伍子胥有隙,向吴王夫差屡进谗言。公元前484年,伍子胥伐齐得胜,把儿子寄托到齐国鲍氏家,改姓王孙氏。夫差听信谗言,立即以私通敌国,怀有二心的罪名,赐剑让其自杀。

阖闾图霸

阖闾图霸

阖闾是吴王僚之子,春秋后期的争霸者之一。吴国的始族与周王室同族,他们的始祖是周文王的伯父,周太王的儿子太伯、仲雍建立的,活动区域在今江苏南部。公元前515年,吴公子光物色武士专诸刺死吴王僚,专诸也当场送命,公子光即位就是阖闾。阖闾执政时重用伍子胥和著名军事家孙武,发展了吴国的势力。阖闾即位4年,就计划攻楚,伍子胥提出了一个“三师以肄”的长期战略,即用一支军队经常出动,以骚扰对方,同时用几支军队声东击西,最后选择有利时机、场合,集中主力歼灭敌人。“三师以肄”使楚国疲于奔命。公元前511年,吴伐楚,攻夷(今城父)、潜、六、弦(今河南潢川县等地),使楚国将士疲于奔命。公元前508年,楚伐吴,吴军以一支军队在豫章与楚对峙,吴军暗中把主力转移到巢,在豫章抗击楚军后,吴军把全部兵力集中围攻巢地楚军,楚军大败,俘获楚公子繁。公元前507年,蔡、唐跟晋、吴结盟,共同对付楚国。从此,吴国转入战略进攻,在蔡、唐二国军队的引导下,一度打败强大的楚国,耀武江淮,称霸中原

柏举之战

柏举之战是春秋后期,吴国在柏举(今湖北麻城)打败楚国的著名战役。公元前506年秋,楚国大军围攻蔡国,蔡、唐两国主动与吴国通好,要求助吴抗楚。阖闾于是乘机与蔡、唐等联合伐楚。唐、蔡位居楚国的北部侧背,吴国进行战略迂回,直捣腹心的作战计划。同年冬天,阖闾亲率其弟夫概和谋臣武将伍子胥、孙武等,倾全国3万水陆之师,乘楚军连年作战极度疲惫,东北部防御空虚薄弱之隙,进行战略奇袭。吴军溯淮水浩荡西进,进抵豫章(今河南淮西)后舍舟登陆,以3500精锐士卒为前锋,在蔡、唐军配合导引下,兵不血刃,迅速地通过楚国北部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在今河南信阳南),挺进到汉水东岸。取得“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战略效果。转战于小别山、大别山一带。最后在柏举打败楚军。阖闾弟夫概认为楚军无死战之志。因此主张吴军立即主动发起攻击。便率领自己的5000部属奋勇进攻楚军。楚军一触即溃,阵势大乱。阖闾见夫概部突击成功,乃乘机以主力投入交战,大胜楚军。吴军乘胜追击,五战五捷,长驱攻入楚国的郢都,楚昭王出逃,逃到郧,又逃到随(今湖北随县)。吴军占领了楚的都成郢。柏举之战是春秋晚期一次规模宏大、战法灵活、影响深远的大战。

【楚国衰落和吴越争霸】

申包胥乞秦师救楚

申包胥乞师救楚是春秋后期楚国贵族申包胥的一种爱国行动。申包胥是春秋时楚国大夫。姓王孙,封于申,因以为氏,名包胥,亦名蚡冒勃苏,又称王孙包胥。楚君蚡冒之后,原与伍子胥友善。申包胥品行高尚,重信义,与伍子胥为友。伍子胥出逃之前,告包胥说:“我必覆楚。”包胥说:“我必存之。”公元前506年,楚国都城郢被吴攻破之后,伍子胥鞭已故平王之尸。包胥使人告伍子胥说:“此岂其无天道之极呼!”于是楚大夫申包胥发誓要振兴楚国。申包胥赴秦国求救,秦哀公拿不定主意.申包胥就“哭秦廷七日,救昭王返楚”,七天七夜不绝其声,不入滴水,秦哀公终被其诚意感动而出兵求楚。秦哀公发500乘救楚,第二年,秦、楚联军在沂(湖北鄂城)打败吴军,但楚国的国力也更加衰弱。这就是著名的楚申包胥乞师救楚。楚复国后,要重奖申包胥,但他却拒不受赏,躲到山里隐居起来了。

越国

越国春秋末霸国。《史记》以越国始祖是夏朝少康的后裔,姒姓,他们很早就活动在会禾(浙江绍兴)。越国的活动最早出现在春秋史上是公元前601年,楚灭群舒,越、吴一道与楚会盟。公元前537年,越派大夫常寿过率兵帮助楚伐吴,吴越成为世仇。公元前510年,吴国正式兴兵伐越。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破楚入郢,越乘虚入吴,为楚声援。公元前496年,勾践即位,吴王阖闾乘机伐越,战于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勾践先用敢死队冲锋和罪犯阵前自刎,破坏吴军阵容和士气,把吴国打败。阖庐受伤而死,儿子夫差即位,发誓报仇。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父仇,率吴军攻打越国,勾践战败在吴国为奴。越王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表示不忘苦辱,决心复仇,终于转弱为强。勾践十五年,越军趁夫差北上争霸而国内空虚之机,袭破吴都,杀死吴太子。夫差返回国后无力报复,只得忍让言和。其后越军不断进攻,勾践二十四年,吴都被围3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国被越国吞并。勾践破吴后,亦北上争霸,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邪(今山东胶南),与齐、晋诸侯会盟徐州(山东滕县南),周元王命越王为伯,一时号称霸主。当时齐、晋内部矛盾尖锐,楚国元气未复,越在四强中最为强盛。战国时越国逐渐衰弱,越王翳迁都还吴(今江苏苏州),已无力与诸强角逐。楚威王(公元前339年~公元前329年)在位时,越王无疆兴兵伐楚,大败被杀,越遂被楚吞并,其王室贵族也散逃四方,各自称王称君,归属于楚。公元前306年,楚灭越(其后裔退居闽越),设郡江东。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为报仇复国采取的韬晦之计。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父仇,率吴军攻打越国,在夫椒(今太湖椒山)会战,一举打败越军,攻进越境。越王勾践只剩下5000甲士,退保会稽,眼看无力与吴较量,为免国亡,越王勾践采纳大夫文种“卑辞厚礼”向吴请降,愿为吴王臣仆,夫人为奴妾,大夫及士和他们的妻女为吴服役,并献宝器。勾践在吴国为奴,忍气吞声,终于越国君臣得赦归国。回国后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励精图治等待时机反击吴国。艰苦能锻炼意志,安逸反而会消磨意志。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为自己安排艰苦的生活环境。他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不时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卧薪尝胆”表示不忘苦辱,决心复仇。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一起参加劳动,他自己耕作,夫人纺织,节省开支,加紧富国强兵的建设。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吴国。又与齐、晋等诸侯会盟徐州(今山东滕县南),一时号称霸主。现在,“卧薪尝胆”也含有决心努力奋斗,刻苦自勉,发愤图强的意思。

【吴越相争和春秋】

吴国

吴国春秋末霸主。姬姓。传说为周文王伯父太伯、仲雍奔荆蛮创建。周武王封其后裔周章为吴君,立国于长江下游一带。春秋中期始见与楚有接触,其后晋为夹击楚又联络吴并帮助吴改进军备。吴地盛产优质铜锡,冶炼技术精良,所造兵器驰名天下,遂渐发展为军事强国。公元前585年,太伯19世孙寿梦始称王,其子诸樊都于吴(今江苏苏州)。公元前509年,吴王阖闾与唐、蔡联合伐楚。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孙武等率军进攻楚国,战于柏举(今湖北麻城),五战而楚五败,吴军乘胜攻占楚国郢都。次年,因越军乘吴国空虚而伐吴,吴国甚是危急。又因秦兵救楚及阖闾弟夫概王叛乱,吴退兵,楚始复国。公元前504年,吴王派太子夫差伐楚。此后,吴越之间的战争又紧张起来。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伐越,战于檇李(今浙江嘉兴南),阖闾受伤而死,儿子夫差即位,发誓报仇。公元前494年,吴王父差攻越大胜,越王勾践卑辞求和。夫差遂率吴军北上,征伐鲁、齐等国。公元前486年,吴为争霸中原于邗(今江苏扬州附近)筑城;开凿江淮间的邗沟,为中国运河打下了基础。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去黄池(今河南封丘)与晋定公会盟,争夺霸主。越王勾践和范蠡乘吴国空虚之机,等到吴军完全到达黄池之后立即兴师伐吴。越军兵分三路,范蠡率一路断吴军归路,另一路直驱吴国姑苏(今江苏苏州),越军打败吴军,焚烧了姑苏,夺取了吴国的船只。吴王回国后就向越国请和,越国也一时灭不了吴国,便答应了吴国的请求,继续加紧灭吴的准备。从此,吴国势日下,加上民力凋敝,灾荒频繁,又连遭楚、越攻击。公元前478年,越国趁吴国饥荒,决定灭吴,两军在笠泽(今江苏苏州南)隔江对峙。越王勾践亲率6000精兵为中军,夜晚命令左、右两翼悄悄渡江,半夜全军突然发起攻击,吴军惊骇,勾践三战三捷,直捣姑苏城下,仍不能得手。吴越双方经过反复较量,公元前473年,越军攻进吴都,吴王夫差率众逃往姑苏台上,越军重重围困,夫差派王孙雒袒衣膝行到勾践面前请降,吴国君臣成了越国的阶下囚,吴国灭亡,吴王夫差自杀。

春秋

【春秋的社会经济】

初税亩

春秋的社会经济

“初税亩”是我国古代开始承认私有土地的合法性,征收田赋的开始,从而开始了我国长达2600年按土地征税的历史。“初税亩”是在井田制遭破坏和掠夺以后,向农民征收租税的情况。我国古代本无“租”字,租税之租正是反映“助耕公田”的助变为租的历史进程。春秋时期,私田大量出现,私田开始不向国家征税。私田越多,不纳税的田地也越多,拥有大量私田的人越富。可是公家(诸侯)却由于公田的歉收或荒芜,经济日益困难。于是,出现了“私肥于公的现象”,这对诸侯是很不利的。各国诸侯为了扩大税收,增加财政收入,先后进行赋税改革。最著名的就是鲁国的“初税亩”。据《春秋》所载,“初税亩”始于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鲁国公室为了增加府库收入和抑制开垦私田的贵族经济势力的膨胀,便开始向私田征税。《榖梁传》说:“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在“初税亩”时,也许只限于私田征税——即“履亩十取一也”,而公田依然还是保留“助耕”。当然,公田最后也被取消。到春秋末期,对公私土地一律按亩征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公田和私田在实际上的差别被取消了,这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左传》《公羊传》都认为“初税亩”违犯了以公田所产谷物为财源的传统制度,因而“非礼也”,“非正也”。近人认为“初税亩”推翻了过去农民助耕公田为官府财源的旧制度,首创了不分私田公田,按土地面积向土地的主人征税的新税制。有人认为“初税亩”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开始,有人则认为它是中国由封建领主制经济过渡到地主制经济的转折点,也有人认为它是奴隶经济向地主制经济过渡的标志,为地主经济兴起开辟了道路。所以说这一重大社会变革推动了新兴的封建制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铁器牛耕

铁器和牛耕是劳动工具发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变革,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铸铁并使用铁器,大约开始于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冶铁业一出现,就发展比较快。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有很多,齐国已使用铁农具。《吴越春秋》记载南方的吴国“使童男童女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刀濡,遂以成剑”,说明春秋晚期已采用了鼓风橐增高炉温的冶铁技术。由于冶铁技术的提高,春秋末叶,铁工具数量较以前增多。《管子·海王篇》说:“(齐国)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由此可见铁器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近代考古发现陕西凤翔(雍城)秦公大墓出土的铁器,时代较早;江苏六合程桥的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的楚国墓,长沙的楚墓,还有山西侯马北西庄等遗址出土的铁器。都是春秋晚期的遗物,有铁块、铁条、铁铧、钢剑等铁制农具、日用品和武器。战国时代冶铁技术进一步发展,铁制工具已经在当时的各种生产领域中普遍使用。不仅能锻造“熟铁”,而且能冶铸“生铁”,这是冶金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我国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700多年。铁制农具的使用有利于大量荒地的开垦,深耕、平田、除草和收割,也有利于水利攻城的修建,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促进的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牛耕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们的发明。牛耕发明以后,原来传统的耕作方式,翻地靠人力,即“藕耕”逐渐被牛耕所取代。传说在商朝就用牛驾车,也有人推测商朝已有牛耕。到了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开始出现,人们起名字都把牛和耕连在一起,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牛。二牛抬杠的耕作制度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并且作为一种先进的事物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牛耕是铁器之外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并意义深远的农业技术革命。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chunqiuzhanguogushi/19181.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