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传承:祭孔礼乐的发展

祭祀孔子,是古代中国极其重要的政治礼仪。真正意义上的祭孔大典始于公元前195年,当时汉高祖刘邦过鲁国,首次以“太牢”(即皇帝祭天大典)祭祀孔子,将祭祀孔子活动升为“祭孔大典”即国之大典。从此,“祭孔”与“祭天”和“祭黄帝”一起成为封建时代的“三大国祭”。

用于祭孔大典上的乐舞即为祭孔乐舞,它以乐、歌、舞配合于礼,是孔庙释奠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特殊的政治功用和目的,决定了其内容和形式。其乐器、舞具的种类数量、音调旋律、舞佾服饰等均由皇帝审定钦颁,其他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换。自东汉章帝用《六代之乐》祭孔,直至清亡,祭孔音乐作为宫廷雅乐内容之一,绵延近二千年之久。祭孔音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孔子弟子在孔庙前演奏《六乐》至隋以前,是祭孔乐的兴起发展期。第二阶段,隋唐时期,是祭孔乐发展史的转折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专门祀孔乐章,并确定乐章的章数。第三阶段,宋元时期,这是祭孔乐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得以充实和发展的时期。第四阶段,明至清代中期,这是祭孔乐舞最终定型并发展到顶峰的时期。

当时按照古代祭祀天神的礼乐规格,祭孔用“八佾之舞”,旋以“郊乐”。“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是古代中国祭祀规格的重要标志。《周礼》载,祭祀时“天子八佾,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南齐武帝永明年间(484年),承袭周代礼乐的等级制度,颁定祭孔用“轩悬之乐”和“六佾之舞”。这也是祭孔使用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的开端。

北魏太和十六年(492年),北魏孝文帝在祭孔用“轩悬”乐和“六佾”舞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三献礼”的项目,并且具体规定了祭孔大典的日期为每年春秋“二仲”。至此,祭孔乐舞的规格、形式、内容和日期得到了确定,并为后世帝王所沿用。

隋唐时期,是祭孔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在此期间出现了专门祭祀孔子的乐章,并且确定了乐章的章数。

隋代的祭孔乐舞以“夏”命名,全称为《诚夏登歌》。《诚夏》是在隋代五郊祭祀乐《五夏》和周代“文舞”基础之上演变而来的,歌词主要颂扬和缅怀孔子集古圣贤之大成的伟业。

唐代初期,祭孔音乐“因隋旧制”,沿用《诚夏》。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626年),祭孔音乐形成了“十二和”的《大唐雅乐》。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改祭孔乐为八奏。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又确定祭孔乐为八个乐章,每章以“和”字为名,这时的祭孔仪式共设五乐八奏。后汉时期,祭孔音乐以“成”为名,改唐代“十二和”为“十二成”,并废除了唐开元间后增的三个乐章,改唐代《宣和》乐名为《师雅》。后周时期,又改后汉的《十二成之乐》为《十二顺之乐》,并把《师雅》改为《礼顺》。

版权声明:历史人物网属于公益性网站,本站部份内容来源自网络,仅供网友阅读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lishirenwu.com/guoxuewenhua/56125.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