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法兴简介-南朝宋大臣
戴法兴(414年~465年),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朝宋大臣。 出身贫苦,少卖葛于市,后为吏传署,好学能文,颇通古今,文章盛名当时。彭城王刘义康掌权期间,戴法兴以才用被刘义康引见,被任命为记室令史。刘义康失势后,转投刘骏,担任刘骏的征...【阅读全文】
戴法兴(414年~465年),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朝宋大臣。 出身贫苦,少卖葛于市,后为吏传署,好学能文,颇通古今,文章盛名当时。彭城王刘义康掌权期间,戴法兴以才用被刘义康引见,被任命为记室令史。刘义康失势后,转投刘骏,担任刘骏的征...【阅读全文】
齐宣王(约前350年-前301年,约50岁),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 前314年,燕国燕王哙禅让王位给宰相子之,太子平被迫起兵夺回权力,反而被杀。齐宣王乘此大乱,派匡章率军攻破燕国,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后被齐人抓住做成肉酱...【阅读全文】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泗水郡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西汉第二位皇帝,汉高帝刘邦嫡长子,母为高皇后吕雉。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经历易储风波。十六岁时,继承皇位。实施仁政,减轻赋税,任用萧何和曹参为丞相,实行萧规曹...【阅读全文】
傅俊,(?31),字子卫,颍川郡襄城人,原为襄城的亭长,刘秀起兵之后,投奔刘秀,因此被灭族。傅俊随刘秀参加了昆阳大战、平定河北之战、讨伐董訢、邓奉、秦丰、田戎的南征之战,还独自领军平定了江东六郡。傅俊忠心耿耿、屡立战功,历任骑都尉、侍中、...【阅读全文】
舜(约公元前2187- 约公元前2067),黄帝八世孙。名重华。上古时期华夏部落首领。《古今姓氏书辩证》和《通志氏族略》记载:虞有两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 而妫皓又改姓为姚,知姚与妫可通.......姚墟位于今河南濮...【阅读全文】
爱新觉罗硕塞(1629年-1655年),又名硕色,号霓庵,清朝宗室,满洲镶红旗人,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 顺治元年(1644年),封多罗承泽郡王。随后跟随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追击李自成,平定陕西、安抚河南。随后又南征南明福王朱由崧,攻克江宁(今江苏南京),...【阅读全文】
萧子显(489-537年),字景阳,东海兰陵(今山东临沂市)人。南朝梁历史学家,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 起家太子中舍人,迁国子祭酒,拜侍中,领吏部尚书,出任吴兴太守。博学能文,爱好饮酒,性爱山水,不畏鬼神,恃才傲物。大同三年,去...【阅读全文】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阅读全文】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人。北宋时期名将。 狄青出身寒门,年少入伍,因面有刺字,善于骑射,人称面涅将军。宋仁宗时,凭借战功,累迁延州指挥使。皇祐五年(1053年)领兵夜袭昆仑关,平定侬智高之乱。此后历任枢...【阅读全文】
秦翰(952年1015年),北宋宦官将领。字仲文,获鹿(今属河北)人。宋太祖时入宫,太宗、真宗时屡次参与抵御契丹以及讨伐赵保忠等军事活动,作战勇教,有谍略,又善于领兵和团结将帅,功勋显著,很受太宗、真宗的赏识信用,一再给予嘉奖提升。 由于他久在边...【阅读全文】
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一约公元前479年),存疑人物,或为老子在历史中的另一名字。春秋晚期思想家,道家人物。楚国人(湖北荆门),出生于楚康王时期,卒于楚惠王时期,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和老子与孔子一个时期。另:为中国民间传说中二十...【阅读全文】
晁补之(1053年-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晁补之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阅读全文】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阅读全文】
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原名朱见濬,后更名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1487年),年号成化。 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变后其父朱祁镇被瓦剌掳去,叔父朱祁钰受命监国,朱见深被立为...【阅读全文】
王珪(570-639年),字叔玠,扶风郿(今陕西眉县) 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 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阅读全文】